颁奖典礼的掌声和赞誉,如同绚烂的烟火,照亮了整个世界的夜空。红旗集团和何维的名字,被赋予了世界级的光环。
然而,在文昌的战略指挥中心里,气氛却与外界的喧闹截然不同。
这里没有庆功的香槟,只有如同钟表般精准运转的倒计时,和冰冷、客观的数据流。
何维深知,声望如同潮水,可以载舟,亦可以覆舟。
真正能支撑起帝国大厦的,永远不是外界的赞美,而是冰冷的物理定律和无情的数学法则。
他此刻关注的,正是这样一个法则——一个由红旗前沿科学院的顶尖算法团队,耗费了无数个日夜,推演出的,关乎“天网”未来的“技术奇点”。
“何总,根据‘织女-43’号任务的数据回报,我们已经确认,在轨可用的‘织女星’数量,正式达到了1802颗。”
在指挥中心的全息星图前,钱立群院士的声音沉稳而坚定。
“我们的‘天巡’算法经过最后一次全天候、全球域的覆盖仿真,结论已经不会再有任何变化。”
他伸手在星图上轻轻一划,一张覆盖全球的、由无数六边形网格构成的动态覆盖图,瞬间变为纯粹而稳定的绿色。
“‘临界质量’已经达成。从这一刻起,‘天网’可以保证,在全球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从海平面到珠穆朗玛峰之巅,从繁华的都市中心到孤寂的南极冰盖,每一位用户,都能同时被至少四颗以上的‘织女星’信号所覆盖。这意味着,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无死角、永不掉线’的持续服务,已经从理论,变成了现实。”
指挥中心里一片安静,所有人都明白这个结论意味着什么。
如果说之前的“天网”,还只是在局部地区展现出超越时代的能力,那么从今天起,它已经成为一张真正意义上,笼罩了整个星球的天基网络。
拼图,完成了最后一块。
何维静静地看着那张完美的绿色覆盖图,眼中没有丝毫波澜。
他等待这一天,已经太久了。
“辛苦了,钱老。”他点了点头,转向身边的软件工程总监,“通知昆仑OS团队,按预定方案,执行‘静默更新’。”
“是,何董。”
一个指令,通过加密信道,发送到了位于洛城的红旗软件中心。
在那里,数以千计的工程师早已严阵以待。
随着指令的确认,一个早已准备好的系统更新包,开始被悄无声?地推送到全球数十亿台激活的【红旗】终端上。
这次更新的版本号,只在小数点后低调地跳动了一下。
更新日志也只有一句毫无感情的话:“为了更流畅的网络体验,我们优化了您的网络连接逻辑。”
普通用户对此毫无察觉。
在一个全球大多数人都在熟睡的夜晚,无数台手机在充电时,自动完成了这次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