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舱的左侧,是工程师李道宏的“工程控制台”,全息投影上,正实时刷新着【天梭一号】数万个传感器传回的工程参数,从燃料泵的压力,到每一个姿态控制引擎的温度,都清晰可见。
驾驶舱的右侧,则是科学家林兰的“生命保障与任务载荷控制台”,舱内的氧气浓度、二氧化碳分压、以及成员的实时心率、血压等生理数据,都以一种极其直观的方式,呈现在她面前。
这是一个信息高度集成、却又职责分明的“协同式驾驶舱”。
何维熟练地坐上驾驶席,将自己的手掌,按在了中央控制台的一个掌纹识别区域。
“身份确认:指令长何维。欢迎您,祝您航程顺利。”
冰冷的电子合成音响起,整个驾驶舱瞬间被唤醒。
无数道幽蓝色的数据流,显示在三人的面罩上。
小主,
“老李,小林,发射前最终检查。”何维下达了第一道指令。
“工程系统,一切正常。”
“生命维持系统,一切正常。”
“很好。”何维的双手,稳稳地握住了驾驶舱两侧的飞行控制侧杆,“文昌,这里是【天梭一号】,乘员准备就绪,请求发射。”
“【天梭一号】,这里是文昌。祝你们顺利进入太空前哨站!”地面指挥中心传来了最后的祝福。
倒计时结束。
没有惊天动地的轰鸣,【天梭一号】的电磁弹射轨道与火箭助推器同时启动,将这艘充满了科幻感的空天飞机,以一种远比传统火箭更加平稳、过载更小的姿态,干净利落地,送入了湛蓝的天空!
升空过程,对于这个精英团队而言,已经没有丝毫的悬念。
何维展现出了他作为指令长的、无可挑剔的专业素养。
他冷静地与地面指挥中心进行着信息交互,精准地执行着每一个飞行程序。
李道宏则像一个最严苛的“管家”,时刻监控着飞船的每一个“部件”,任何一个微小的参数跳变,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林兰则像一个温柔的“护士”,确保驾驶舱内的环境,始终维持在最舒适、最安全的状态。
这不仅仅是一次飞行,更是一场人与机器、人与人之间的协同作战。
……
六小时后,在近地轨道上经过数次精准的变轨追逐,那支悬浮在深空背景下的、庞大的银色“星辰舰队”,已经出现在了【天梭一号】的舷窗之外。
即便已经在模拟器中见过无数次,但当亲眼看到这个由自己一手缔造的太空奇迹时,即便是何维,心中也不禁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豪情。
“准备对接。”他平复了一下心情,开始执行与【探索者一号】的交会对接程序。
“自动对接程序启动,正在接收‘天梯母港’的信标信号。”李道宏报告道。
就在这时,驾驶舱内,响起了一阵急促的、代表着“警告”的蜂鸣声!
“警报!遭遇强太阳质子事件!导航信标信号受到干扰,数据跳变异常!”李道宏的声音,瞬间变得紧张起来,“自动对接引导系统,判定失败!”
太阳风,这片看似平静的宇宙中,最不可预测的“天气”。
它就像一个顽皮的孩童,总是在最关键的时刻,跳出来制造麻烦。
林兰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
自动对接失败,在茫茫太空中,就如同试图在一场飓风中,将一根绣花针,穿过另一根绣花针的针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