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X车间”的秘密:打印一艘旗舰!

“与追求极致‘性价比’和‘产能’的超级工厂不同,‘X车间’的设计,从一开始,就只有一个目标。”

何维伸出了一根手指。

“那就是——不惜一切代价,只为制造‘极限’。”

他带领着众人,走向车间的中央。

在那里,一座如同远古巨兽骸骨般的、令人望而生畏的巨大金属造物,占据了整个空间的核心。

它高达三十多米,结构复杂,遍布着数不清的机械臂、激光发射器和高精度传感器。

众人屏住了呼吸,因为他们中很多人,都在绝密的技术简报中,见过这台机器的设计图。

它是“X车间”的心脏,也是何维“制造极限”理念的终极体现。

新一代巨型复合材料增材制造设备——【洛书·巨灵II型】!

“传统的航天器制造,是‘加减法’。”何维站在【巨灵II型】的基座下,仰望着这台堪称工业奇迹的巨物,如同在介绍自己最骄傲的孩子,“工程师们需要先用铸造、锻压等方式,制造出成千上万个独立的零件,然后再通过焊接、铆接、螺栓连接等方式,将它们一点一点地组装起来。这个过程,不仅效率低下,而且每一次连接,都意味着一个潜在的结构弱点。”

“而‘巨灵II型’,”他的语气中,带着一种颠覆传统的豪情,“它采用的,是‘生长法’。”

“它不再需要模具,也不再需要成千上万的零件。它可以在短短几周时间内,将一艘完整的、复杂的星际飞船的整体框架,从金属粉末和复合纤维开始,一层一层地‘生长’出来!”

就在这时,为了向董事们展示,【巨灵II型】的一条小型演示臂被激活了。

只见机械臂的前端,喷射出一束包含了多种金属粉末和特殊催化剂的“墨水”,紧接着一道高能激光束精准地照射在“墨水”之上,金属粉末瞬间熔融又在瞬间凝固。

更让董事们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在打印一层金属结构之后,另一支更精细的喷头,会立刻跟进,将一种含有碳纳米管和传感器的、类似生物神经的导电凝胶,精准地“注入”到尚未完全冷却的金属晶格缝隙之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紧接着,第三支喷头,又会将一种含有微型中空玻璃珠的冷却液,“填充”进预设的毛细管道网络。

“各位请看,”何维指向全息屏幕上被放大了数万倍的结构切面图,“‘巨灵II型’采用的,是我提出的‘活性墨水’多材料协同打印技术。”

“它打印的,不再是一块冰冷的、死气沉沉的金属。它在构建结构的同时,已经将带有传感功能的‘神经元’网络,和可以进行主动式热管理的‘血管’冷却系统,直接‘生长’在了材料的内部!”

这番话,如同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让在场所有人都感到了自己的认知边界,正在被一种前所未有的力量,粗暴地拓宽。

这种只存在于科幻小说中的概念,竟然真的被红旗集团,变成了可以触摸的现实!

他们终于明白,为什么这个车间,要被命名为代表着“未知”的“X”了。

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何维敢于夸下海口,要以一个企业之力,去挑战载人登月这种只有顶级国家力量才能完成的壮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