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第一位客户:拯救一颗“濒死”的卫星!

一周后,全世界的目光,都通过网络直播,聚焦到了那片神秘的、首次对外公开画面的“天梯一号前哨站”上。

人们第一次清晰地看到了这个充满了工业朋克风格的“太空积木”的全貌。

紧接着,一艘经过改装的、无人化的“天舟”货运飞船,由一枚【神行者】火箭发射升空。

它并没有直接飞向故障卫星,而是首先与“天梯一号前哨站”的一个对接适配器,完成了精准的对接。

这一幕,就已经让全球无数航天爱好者和专业人士发出了惊呼!

真正的重头戏,还在后面。

“天舟”飞船的货舱打开,露出了里面搭载的、一套专门用于此次任务的、体积更小、精度更高的“神经手术刀”式微型机械臂。

“伏羲”主机械臂缓缓伸出,像一个经验丰富的手术护士,稳稳地将这套“手术刀”递给了安装在节点舱另一侧的副机械臂。

与此同时,“太空拖船”【祝融二号】早已出发,像一个耐心的牧羊人,花费了两天时间,将那颗濒临“死亡”、正在缓慢翻滚的“普罗米修斯-2号”卫星,小心翼翼地“牵引”到了前哨站附近。

“全球直播开始!”

随着何维的一声令下,一场堪称奇迹的“太空外科手术”,展现在了全世界数十亿人的面前。

直播画面中,“伏羲”主机械臂像一只温柔的巨手,稳稳地抓住了“普罗米修斯-2号”的主体结构,将其牢牢固定在“手术台”——也就是前哨站的中央。

紧接着,那台搭载着“神经手术刀”的副机械臂,在超算中心的精细操控下,缓缓地、带着一种令人窒息的精准,伸向了那处卡死的太阳能帆板锁扣机构。

放大数几十倍的特写镜头,清晰地展示在所有观众眼前。

只见机械臂末端的操作钳,灵巧地拨开遮挡的隔热层,精准地找到了那个发生形变的微小锁扣。

夹紧、旋转、轻推……

所有动作,都如行云流水,稳定得不像是在距离地面四百公里的高速飞行中,更像是在地面实验室的无菌操作台上。

在全世界的注视下,那片卡住了数月之久的、巨大的太阳能帆板,以一种舒缓而优美的姿态,缓缓地、完全地展开了!

片刻之后,来自巴黎CNES总部的、欣喜若狂的欢呼声,通过公共信道传遍了全球:

“能源系统恢复正常!所有指标恢复正常!‘普罗米修斯-2号’它活过来了!!”

这一刻,全球所有正在观看直播的卫星运营商、保险公司、航天机构的负责人们,都从椅子上猛地站了起来。

他们的脸上,写满了同样的、混杂着狂喜、贪婪与深深恐惧的表情。

他们知道,一个全新的、价值万亿的、并且只有一家公司能够垄断的蓝海市场——“在轨服务”,从今天起,正式诞生了!

而那个创造了这一切的、年轻的中国男人,此时正安静地坐在文昌的控制中心里,看着屏幕上那颗重获新生的法国卫星。

他的眼中,古井无波。

因为他知道,这场“手术”所拯救的,不仅仅是一颗卫星。

更是他为所有旧时代航天帝国,亲手掘好的舒适坟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