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时候揭晓那个来自他脑海深处,超越了这个时代的,但又牢牢植根于现实工程技术的终极答案了。
“它的实现,需要两项技术的协同作战:自适应光学与扩频通信。”
“首先,自适应光学。”何维解释道,“等离子体对激光的干扰,不是均匀的,而是一种瞬息万变的‘湍流’。就像透过篝火看对面的景物,景物会扭曲、会跳动。”
“传统的激光器,发射的是一束固定的光。而我们的【天枢】系统,将在激光发射端,增加一个由数百个微型变形镜组成的‘自适应光学校正矩阵’。”
他调出【昆仑引擎】的模拟动画。
“火箭上的接收器,会实时地将接收到的‘扭曲’光斑信息,以极高的速度反馈给发射端。我们的‘校正矩阵’,会根据这个反馈,在一秒钟内进行数万次的反向预畸变调整,主动地抵消掉等离子体湍流带来的影响。这就好像一个神枪手,在面对一个左右横跳的目标时,他打出的不是直线,而是一条预判了对方走位的弧线,最终确保子弹能精准命中。”
“但光做到这一点还不够。”何维继续说道,抛出了更核心的部分。
“更重要的是编码,也就是我们的‘语言’——我们将采用军事通信领域的‘码分多址’CDMA扩频技术,来对我们的激光信号进行编码。”
这个词,让在场的通信专家瞬间睁大了眼睛。
小主,
“传统的激光通信,像是只有一个人在说话,噪音大了,你就听不见了。”
“而CDMA技术,”何维解释道,“就像是我们同时派出了成千上万个‘信使’,每个信使都说着我们独有的‘密码暗号’,并且他们说着同样一句话的不同片段,从四面八方冲向对面的接收者。”
“等离子体这个‘噪音’魔鬼,可能会干掉我们99%的‘信使’。但是,只要有1%的‘信使’能够穿过火线,只要接收者听到了哪怕几个零碎的‘密码片段’,他就能凭借我们预设好的‘密码本’,立刻从一片混乱的战场噪音中,识别出哪些是自己人说的,并瞬间将这些碎片,拼凑还原出完整、准确的定位信息!”
“自适应光学,解决了‘瞄得准’的问题。CDMA激光扩频,解决了‘听得清’的问题。”
“这不是魔法。”何维做出了最后的总结。
“这是将光学、通信与算法工程推向极致后,必然诞生的工程奇迹。”
……
整个会议室,陷入了长久的寂静。
在场的每一个人,都被何维所描绘将多种前沿技术完美融合的严谨工程逻辑彻底震撼了。
他们仿佛看到了一位运筹帷幄的统帅,在面对看似无法逾越的天堑时,并没有召唤神龙,而是冷静地,将炮兵、步兵和工兵,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组合成了一支无坚不摧的合成化军队。
……
一个月后。
何维亲自编写了全新的“自适应光学校正算法”,并由红旗光电制造出第一套“CDMA激光调制解调器”。
【天枢】激光导引系统,迎来了它联合测试。
还是那片波涛汹涌的南海。
还是那枚小型的探空火箭。
当它再次拖着长长的等离子体尾焰,呼啸着向“东方港”号回收平台高速下降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