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烟花?”
这个词,如同一盆冰水,从头浇到脚,瞬间浇灭了现场所有的热度。
狂欢的气氛,在这一刻戛然而止。
所有人都愣住了,不明白何维这句话的含义。
何维没有过多解释。他只是对着赵东生和陆国兴招了招手。
“老赵,老陆,还有发动机团队的核心专家,跟我来。”
他带头走出了控制中心,换上了一身银色的隔热服,乘坐着防爆电瓶车,向着那座还散发着滚滚热浪的试车台驶去。
其他人,则通过无人机传回的高清画面,紧张地注视着这一切。
当何维一行人,小心翼翼地靠近那台刚刚经历了烈焰炙烤的【祝融一号】时,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巨大的发动机主体结构依然完好,但那个原本闪烁着金属光泽的巨大喷管,此刻却像是被某种腐蚀性液体侵蚀过一般,表面变得斑驳不堪。
何维示意一台【库卡】机械臂上前,用特制的工具,小心翼翼地将那巨大的喷管从发动机主体上拆卸了下来。
当喷管被稳稳地放置在地面上,露出其内壁时。
通过高清镜头,控制中心里的每一个人,都看得清清楚楚。
喷管的内壁,出现了一层厚厚的,如同黑色玻璃质般的烧蚀层。
在某些区域,甚至已经出现了明显的材料剥落和劣化。
“看到了吗?”何维的声音,通过对讲机,冷静地传来,“这就是我所说的,‘一次性’。”
他指着那层黑色的烧蚀层。
“为了确保首次试车的绝对成功率和尽可能的低成本,我给你们的第一版设计图,采用的是最简单、最原始,也是最成熟的烧蚀冷却方案。”
“简单来说,我们在这个喷管的内壁,涂覆了一层由酚醛树脂和高硅氧纤维组成的,可牺牲的复合材料。在发动机工作时,这层材料会主动地燃烧、蒸发,并在这个过程中,带走喷管壁上那数千度的恐怖热量,从而保护喷管的金属主体结构。”
何维的这番解释,让陆国兴这些老专家恍然大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我明白了,”陆国兴的声音带着一丝苦涩,“这就像神舟飞船返回舱的防热瓦。它是消耗品。每一次燃烧,都是不可逆的。这意味着,这台发动机,不可能进行第二次点火。”
“没错。”何维肯定了他的说法,“这种方案,简单、廉价、可靠。但它从根源上,就断绝了我们实现‘可回收火箭’的可能。我们的火箭,如果还是一次性的,那我们在全球商业航天市场上的成本优势,就无从谈起。”
控制中心里,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刚刚还沉浸在巨大喜悦中的工程师们,此刻才真正明白何维那句“一次性烟花”的残酷含义。
他们所谓的“成功”,不过是在何维早已规划好的技术路线上,完成了一次最基础的“新手村任务”而已。
真正的挑战,现在才刚刚开始。
何维没有给他们太多沮丧的时间。
他带着团队返回了指挥中心,在那块巨大的电子屏幕上,调出了【祝融一号】的第二阶段设计图。
“现在,我正式向大家发布【祝融一号】的第二阶段核心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