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示厅的正中央,只摆放着两张沙发。

而他们面前的,是一块占据了整面墙的,巨大的显示屏。

“皮耶希先生,我们就不浪费时间了。”何维没有多余的寒暄,直接开门见山。

他拿起一个类似于游戏手柄的控制器。

“在讨论我们的汽车之前,我想先请您看一样东西。”

屏幕亮起。

出现的,是【昆仑引擎】的实时渲染界面。

“这是我研发的3D图形引擎。”何维的声音平静,却带着睥睨众生的自信。

他一边说,一边操作着控制器。

屏幕上,一个汽车的底盘三维模型,以一种超高精度的照片级画质,呈现在皮耶希眼前。

“【滑板底盘】。”何维介绍道,“我们利用引擎的物理模拟功能,可以在设计阶段,就对它进行数百万次的虚拟碰撞测试、空气动力学分析,以及在各种极端路况下的动态响应模拟。”

皮耶希的眉头微微皱起。

用计算机模拟来进行辅助设计(CAE),这在大众集团内部,也早已是标准流程。

何维展示的这些,并不足以让他感到震惊。

“这很有趣,何先生。”皮耶希的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优越感,“我们大众,也有全世界最顶尖的计算机辅助工程部门。”

“我当然知道。”何维笑了。

“但你们的CAE,能做到这样吗?”

他话音未落,按下了控制器上的一个按键。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屏幕上的画面,瞬间改变。

场景,不再是冰冷的实验室,而变成了一条充满了真实光影细节的,德国纽博格林赛道!

那辆虚拟的“滑板底盘”,开始在这条被誉为“绿色地狱”的传奇赛道上,高速驰骋。

引擎的物理模拟达到了一个恐怖的境界。

轮胎与地面摩擦产生的胎屑,刹车盘在极限工作下的泛红,甚至连空气流过底盘时产生的细微扰动,都被实时地、精准地计算和渲染了出来。

“我们在引擎里,1:1复刻了整个纽博格林赛道。”何维平静地解释着,“我们的试车手,可以在虚拟世界里,开着这辆尚未制造出来的车,跑上几万圈,来收集数据,优化调校。而这一切的成本,几乎为零。”

皮耶希的脸色,终于开始有了细微的变化。

用游戏引擎,来做整车开发的动态模拟测试?

这个想法,太疯狂了。

但是,它将传统汽车开发中最耗时、最烧钱的“实车路测”环节,极大地提前和简化了。

“这只是开胃菜。”何维的声音,再次响起。

他再次按键。

屏幕上的画面,切换到了一个巨大的,充满了赛博朋克风格的汽车工厂内部。

一台台由【库卡】机器人组成的生产线,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自动化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