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冰冷的春天

林秋宜精致的脸上带着一丝她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慌乱。

“何总工,”她把一份打印出来的财务报表放到何维面前,指着上面几行刺眼的红色赤字,“出问题了。”

何维的目光落在那份报表上,眉头微微皱起。

那是一份关于“青苹果”电脑在国内市场销售情况的季度报告。

上面的数字与欧美市场的火爆相比堪称惨淡。

在过去的半年里,“青苹果”电脑在北美和欧洲市场合计卖出了一千多万台,为集团带来了超过三十亿美元的巨大利润。

而在拥有十几亿人口的中国本土市场,它的总销量竟然不到五万台。

而这五万台里大部分的购买者还是科研院所和少数机构。

对于广大的普通老百姓来说,这台在国外被奉为“时尚潮品”的电脑依旧是一个遥不可及的奢侈品。

“这不应该啊……”

陪同前来的陆国兴看着这份报告百思不得其解。

“我们‘青苹果’的国内售价已经压到最低了,几乎是成本价在卖。为什么就是没人买呢?”

是啊,为什么?

这个问题像一朵乌云笼罩在办公室里每一个人的心头。

更让他们感到焦虑的,是另一份由“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办公室提交的运营报告。

何维力排众议,耗费了上百亿巨资打造的“信息高速公路”在建成之后,同样陷入了巨大的亏损。

每个月光是维护那些遍布全国的光缆和数据中心,就需要天文数字的费用。

而国内的上网用户却寥寥无几。

除了少数几家大型国企和科研单位,几乎没有普通人愿意,或者说有能力去支付在当时看来高昂的上网费用。

“路,修好了。车,也造出来了。”赵东升叹了一口气,他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一丝深深的迷惘。

“可是,路上根本就没有车在跑。”

“小何,我们是不是走得太快了?”

赵东升的话问出了所有人心中的那个最根本的疑问。

何维用一种近乎“开挂”的方式,在硬件和基础设施上强行追上了世界。

但是普通的老百姓他们的思想,他们的消费能力,他们的生活习惯,似乎还没有准备好,去迎接这个提前降临的信息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