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冬天的来信

两天后,一场后来被载入互联网史册的“数字革命”,在当时还略显小众的Usenet新闻组上悄然爆发。

林纳斯·托瓦兹,这个名不见经传的芬兰大学生,在他经常逛的那个“p.os.minix”技术论坛上,发布了一个帖子。

帖子的标题,简单而又谦虚。

【一个免费的操作系统的内核,只是一个爱好,不会像GNU那样庞大和专业。】

帖子的内容,同样充满了极客式的朴素。

他简单介绍了自己出于兴趣,编写了一个可以在ARM架构上运行的,类似于Unix的内核。

他宣布,将这个内核的所有源代码,完全免费地向全世界开放。

并且,欢迎任何对此感兴趣的人随心所欲地下载、使用、修改,并和他一起,把这个小东西做得更好。

最后,他为这个还在襁褓中的内核,取了一个日后将响彻云霄的名字。

【Linux】

这个帖子,在最初,并没有引起太大的波澜。

只是在少数一些,顶尖的技术论坛上,激起了一些小小的涟漪。

但是很快,人们就发现【Linux】背后站着一股他们根本无法想象的庞大力量。

就在林纳斯发布帖子的第二天。

由何维的“未来科技基金”全资赞助的,全世界第一个专门为Linux内核开发者服务的社区网站——“Kernel.org”,正式上线。

“Kernel.org”提供了当时堪称奢侈的,无限容量的FTP服务器,供全世界的开发者免费下载和上传Linux的源代码。

“Kernel.org”还开辟了最先进的邮件列表和在线论坛,让来自世界各地的开发者,可以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技术交流。

紧接着,红旗联盟,以官方的名义,向全世界宣布:

联盟旗下所有的硬件产品,从“青苹果”电脑到“太行”系列芯片,再到那些工业机器人和数控机床,都将全面兼容并优先支持Linux内核的适配和优化。

红旗联盟,甚至还专门成立了一个“开源软件奖励基金”。

任何能够为Linux内核,或者基于Linux的应用软件,做出杰出贡献的开发者,都将获得由基金会提供的丰厚现金奖励和荣誉证书。

这一系列的组合拳,彻底点燃了那些对微软的商业霸权,心怀不满的程序员的热情。

他们像发现新大陆一样,涌向了那个名为“Kernel.org”的网站。

他们惊喜地发现,这里没有商业机密,没有专利壁垒。

这里只有最纯粹的对技术的热爱,和那种“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乌托邦式的开源精神。

一场自下而上的操作系统人民战争,就这样在全球范围内轰轰烈烈地打响了。

来自美国的黑客,来自德国的大学教授,来自日本的硬件工程师,来自世界每一个角落的,成千上万的“代码游侠”。

因为一个共同的理想,汇聚在了Linux这面自由的旗帜下。

他们不为名,不为利。

他们用自己的业余时间,用自己的智慧和热情,为这个免费的内核添砖加瓦。

有人,为它编写了网络协议栈。

有人,为它开发了图形用户界面。

有人,为它移植了各种各样的,应用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