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罗马的盟约

书房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

壁炉里的火焰,安静地跳动着,将四个欧洲顶尖精英脸上那震撼的表情,映照得明明白白。

何维最后的那番话,如同一把巨锤,砸碎了他们脑中所有固有的,关于国家、商业和文明的旧有认知。

“人类命运共同体”。

“地球号飞船”。

这些在未来几十年后,才会被反复提及和讨论的宏大概念,在1987年的这个夜晚,被一个来自红色中国的年轻人,如此清晰而又震撼地,抛在了他们面前。

这种跨越了时代的思想冲击,让他们感到陌生,却又无法抗拒地被其深深吸引。

最终,打破沉默的,是那位一直以批判和审视目光着称的思想家,卢西安·博告格教授。

他缓缓地,从沙发上站起身。

他走到那幅巨大的世界地图前,伸出他那因为常年写作而指节微粗的手,轻轻地触摸着地图上那片代表着海洋的广阔蓝色。

“何先生,”他的声音沙哑,却充满了真诚的学者思维,“你知道吗,在过去的二十年里,我一直在写一本书,书名叫《理性的终结》。”

“我在书里,悲观地预言,随着冷战的加剧和资本的无序扩张,人类社会,最终会因为意识形态的对立和资源的争夺,而陷入一场无法避免的自我毁灭的核战争。”

“我一直认为,这是我们这代人,无法逃脱的宿命。”

他转过身,那双深邃的眼睛里,燃起了一团久违的火焰。

“但是,今天晚上,听完你的话,我忽然觉得,我的那本书,可能错了。”

“或许,在我们所有人,都看向那片代表着毁灭的核爆炸蘑菇云时,你,已经独自一人,抬起头,看到了那片,属于我们所有人,共同的更广阔的星空。”

博格教授走到何维面前,对着他微微躬身。

这是一个思想家,对另一个更高级的思想家,最崇高的致敬。

德意志银行的董事长,冯·克虏伯先生,也站了起来。

他那双银行家特有的,总是精于计算的眼睛里,此刻闪烁着一种兴奋的光芒。

“何先生,我是一个商人。我可能无法完全理解,您刚才所说的,那些关于文明和哲学的宏大命题。”

“但是,我听懂了一件事。”他的声音,果断而直接,“您正在打造的,不仅仅是一家公司,一个联盟。”

“您正在打造的,是一个跨越国界的,能够将技术、产业和资本,进行高效配置的科技生态。”

“在这个系统里,所有的参与者,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都能获得自己应得的利益。这是高明的,也是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他看着何维,用一种决断的语气说道:

“德意志银行,以及我们银行背后,整个德国的工业资本,希望能成为您这个伟大科技生态里,在欧洲大陆上核心的金融服务伙伴。”

“我们愿意,为您那个‘未来科技基金’,在欧洲的所有投资和并购项目,提供最优惠的信用担保和资金支持。”

他给出的,不是一笔简单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