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深夜的来电

那台承载着中国芯片产业未来火种的巨大木箱,被小心翼翼地安置在西北基地一间经过特殊改造的最高保密级别的厂房里。

何维没有急着让人去拆解它。

他只是下令,将这间厂房,列为基地的最高禁区。

除了他和钱立群,以及少数几位经过最严格政审的来自中科院和联盟内部的光学与精密机械专家,其他任何人不得靠近。

何维怎么也没想到,当初自己被政审不合格,现在却又偏执地要求最严格的政审。

一旦关系到国家和未来,他不得不万分谨慎小心,因为现实是群狼环伺,总有一些国家忌惮我们的发展。

他知道,这台“古董”真正的价值,不在于它的零件,而在于它所代表的一整套精密且复杂的设计思想和工艺体系。

消化和吸收它,需要时间,需要耐心,更需要一个绝对安全和保密的环境。

将这颗最重要的棋子布下之后,何维把大部分的精力,重新投入到了其他几条同样重要的战线上。

联盟的运转,已经走上了正轨。

一个以红旗集团为核心,辐射全国数百家工厂的专业化分工产业链已经初步形成。

得益于“模块化”的设计理念,红旗动力系列发动机的生产成本,被压到了一个让所有竞争对手都感到绝望的水平。

而它的性能和可靠性,却还在稳步提升。

中东的那个“工业示范区”,更是捷报频传。

在第一批“沙漠之心”发动机成功下线后,那位富有的老国王,几乎是把整个国家的能源和基础设施建设的订单,都打包塞给了何维的海外工程事业部。

源源不断的外汇,像潮水一样,涌入了那个独立的“未来科技风险投资基金”的账户里。

这个基金,也成为了何维手中最强大的武器。

它就像一个巨大的孵化器和加速器,不断地为钱立群和陈天生的实验室,提供着不受任何行政干预的资金支持。

一切,都在向着最完美的方向发展。

何维就像一位技艺高超的棋手,落子无悔,步步为营,将一个庞大的工业巨擘和科技引擎的蓝图,一步步变成了现实。

他抽空去京城大学,给自己办完了毕业手续。

他那个京城“中文系高材生”的身份,和他发表在校内刊物上的几篇关于“信息时代下的文化发展趋势”的论文,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成了京城大学文学院一个充满了神秘色彩的传说。

然而,就在所有人都认为,这艘名为“红旗”的巨轮,将从此一帆风顺,驶向星辰大海的时候。

一场谁也预料不到的风暴,正在另一个,更深也更黑暗的海域里,悄然酝酿。

这天深夜。

洛城,红旗集团总部,那栋专家公寓楼里。

何维的房间,还亮着灯。

他正在台灯下翻阅着一份实验室刚刚传真过来的,关于第一代光谱仪样机最终测试的数据报告。

报告的结果,非常理想。

这台融合了众多顶尖科技的仪器,即将在下个月正式宣布量产。

而戴维·罗斯的摩根士丹利,已经为它在北美市场铺好了销售渠道。

第一批订单,总金额就超过了三千万美元。

这是又一次巨大的成功。

但何维的脸上,却看不到太多的喜悦。

他的眉头,微微皱着。

不知道为什么,他最近总是有一种,隐隐的不安。

一切,都太顺利了。

顺利得有些不太正常。

尤其是,日本的旭日重工和美国的德州仪器。

这两家被他用“降维打击”的方式,几乎夺走了整个市场的巨头。

在经历了最初的股价暴跌和混乱之后,竟然出奇地安静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