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室里的硝烟散尽,无声的战争才刚刚拉开序幕。

陆国兴和赵东升,两位在国营体制里浸淫了一辈子的老人,此刻看着何维,眼神里充满了前所未有的震撼。

如果说之前,他们佩服的是何维的技术和手腕。

那么现在,他们敬畏的是这个年轻人那如同深渊般,不可揣测的战略格局。

成立“联盟”。

这是何等大胆,又是何等高明的一记阳谋。

它将彻底扭转攻守之势。

红旗集团,将不再是一个孤军奋战的靶子。

它将成为一面旗帜,一面所有渴望技术革新,渴望摆脱落后困境的中国工厂,都无法拒绝的,迎风招展的旗帜。

“小何,你这一招是釜底抽薪啊。”赵东升那张古井无波的脸上,终于露出了激动的红光。

他看懂了。他彻底看懂了何维的意图。

这个“联盟”,一旦成立,它将代表一股自下而上的,不可阻挡的改革浪潮。

任何试图阻碍它的力量,都将自动站到“进步”和“发展”的对立面。

“好!就这么干!”陆国兴狠狠一拍大腿,他所有的怒火和憋屈,都在这一刻,转化成了无穷的斗志。

“我们红旗集团,来牵这个头!我这张老脸,在行业里还值几个钱。我亲自去请,去联络!我倒要看看,面对能让自己的工厂起死回生的技术,他们是听某些官老爷的屁话,还是听自己工厂里几千号工人吃饭的肚子叫声!”

行动立刻开始。

红旗工业集团这台巨大的机器,在何维的意志下,开始了新一轮的更高层面的运作。

赵东升负责上层路线。

他亲自带着李副委员长批复的“高新区”文件,和何维起草的“联盟倡议书”,再次飞往京城。

他不去任何部委,而是直接拜访了那些国内最顶尖的理工科大学,和中科院下属的各大研究所。

他带去的不是命令,而是邀请。

“我们红旗集团,愿意拿出三个亿的专项资金,成立‘产学研联合基金’。各位都是国家科技领域的泰山北斗,我们不懂科研,但我们尊重科研。这笔钱怎么花,花在哪个项目上,全部由你们专家自己组成的委员会说了算。我们只有一个要求——所有的研究成果,必须优先在我们联盟内部的企业,进行转化和应用。”

这个条件,让那些常年为科研经费发愁的校长和所长们,无法拒绝。

陆国兴则负责行业路线。

他发动了自己这几十年来,积攒下的所有人脉。

一封封由他亲笔书写的,措辞恳切的信函,发往了全国各地上百家大大小小与机械、动力、材料相关的国营工厂。

信里的内容很简单。

没有空话,没有套话。

只有一张红旗工业集团自己研发的,那款风冷模块化发动机的部分设计图纸,和一份可以让他们厂里那些濒临报废的老旧机床,性能提升百分之三十的技术改造方案。

信的末尾,只有一句话:

“一个月后,洛城,红旗工业集团,第一届全国工业技术创新研讨会。食宿全免,技术公开。来与不来,诸君自便。”

而林秋宜,则成为了整个计划的“总后勤”。

她带领着她的团队,以前所未有的效率,开始筹备那场即将在一个月后,震惊全国工业界的盛会。

她包下了洛城当时最顶级的“友谊宾馆”,用来接待所有参会的代表。

她组织技术科,将那些已经攻克的技术难题,整理成一本本厚厚的,图文并茂的“技术白皮书”,准备分发给每一个与会者。

她甚至说服了省电视台,届时将对这次研讨会,进行一次专题新闻报道。

何维的阳谋,就像一个巨大的,不断旋转的旋涡,以洛城为中心,影响力迅速地向全国扩散开来。

消息,很快就传回了京城。

第二机械部,那间宽敞的办公室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