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来自大洋彼岸的回音

“我要用最古老的办法,让这台机器,重新听懂我们的命令。”

车间里的所有人,都用一种看神仙的眼神看着何维。

用机械结构,去替代精密的电子控制系统?

这简直是闻所未闻。

但他们又不敢怀疑。

因为,眼前这个年轻人,已经创造了太多次,化腐朽为神奇的奇迹。

接下来的一天一夜,何维就住在了车间里。

他亲自画图,亲自上手,带着一群最顶尖的老师傅,就在那台德国磨床旁边,用车床和铣床,硬生生地,打磨出了几块形状怪异,却又充满了某种韵律感的空间凸轮。

他用这几块凸轮,和一套精密的杠杆连杆机构,组成了一个全新的,纯机械式的协同控制器。

当这个看上去有些简陋,甚至有些可笑的“机械大脑”,被安装到那台磨床上时。

当何维亲手摇动控制手柄,那根沉寂了两天的机床主轴,伴随着进给拖板,再一次平稳而精准地,转动起来的时候。

整个车间,爆发出了一阵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

那个德国工程师汉斯,呆呆地看着眼前这一幕,感觉自己的世界观,被彻底颠覆了。

他无法理解,这个中国人,是如何用一堆铁疙瘩,实现了只有最先进的计算机芯片才能完成的复杂协同动作。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在他看来,不是技术。

这是魔法。

何维解决了眼前的危机,但他心里清楚,这只是杯水车薪。

他们不可能把每一台进口设备,都进行这样的“魔改”。

他们需要自己的“大脑”,自己的“神经系统”。

他们需要钱立群。

时间,又过去了十天。

美国,新泽西州,贝尔实验室。

午后的阳光,透过百叶窗,在钱立群的办公桌上,投下几道狭长的光斑。

他刚刚结束了一场令人沮丧的部门会议。

他那个关于光刻胶新配方的研究提案,再一次被他的导师,也是部门的主管,史密斯教授,以“技术风险过高,商业前景不明”为由,直接驳回。

史密斯甚至用一种带着些许嘲弄的口吻对他说:“钱,我知道你很聪明。但这里是贝尔实验室,不是让你搞那些异想天开的个人爱好的地方。我劝你,还是把精力,放在那些更成熟,也更容易出成果的项目上。”

钱立群回到自己那间狭小的办公室,心中充满了苦涩和压抑。

他知道,史密斯不是不明白他研究的价值。

他只是,在刻意地打压自己。

因为,他把他当成了最大的竞争对手。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敲了两下。

一个穿着清洁工制服的,面孔同样是东亚裔的中年男人,推着清洁车走了进来。

“先生,打扰了,我来收一下垃圾。”他用带着浓重口音的英语说。

钱立群点了点头,没有在意。

那个清洁工,在收完垃圾桶里的废纸后,直起身,走到钱立群的办公桌旁。

他装作擦拭桌子的样子,用身体挡住了门口的视线,然后,以一种快得让人几乎无法察觉的动作,将一封没有任何标识的,最普通的白色信封,塞进了钱立群桌上一本摊开的书里。

整个过程,不到两秒。

做完这一切,他推着车,像什么都没发生过一样,离开了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