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之日,万众瞩目。

省城最大的体育馆,被临时改造成了一个巨大的,充满工业气息的竞技场。

馆内人声鼎沸,气氛热烈到了极点。来自全国的媒体记者、行业专家、以及各大兄弟单位的代表,将观众席挤得满满当当。

长枪短炮对准了场地中央,那里,两个巨大的红色幕布,遮盖着即将展开对决的神秘主角。

主席台上,周副省长亲自坐镇。他身旁,是王立行院士、军方的几位领导,以及红旗工业集团的赵东升和陆国兴。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写着凝重与期待。

上午十点整,在主持人激昂的宣告声中,比赛正式开始。

道依茨公司的首席技术官施罗德先生,迈着自信的步伐,第一个走上台。

他彬彬有礼地向观众致意,然后,随着他一个响指,他身后那块巨大的幕布,缓缓滑落。

一台充满了精密科幻感的柴油发动机,出现在众人眼前。它的管线布局整洁,每一个部件都像艺术品,展现了德国工业无可匹敌的强大实力。

“女士们,先生们。”施罗德拿起话筒,脸上带着日耳曼人特有的骄傲,“今天,我很荣幸,能在这里,向大家展示我们德意志工业最新的成果。”

他指着身后的发动机,详细介绍起它那颗强大的“电子大脑”。

“它搭载了我们公司耗时十年研发的,全新的‘电控高压共轨’技术。它的核心,是一块高性能的8位微处理器,配合我们独立开发的控制软件。它能以千分之一毫秒的精度,控制超过1600个大气压的燃油喷射。它的每一次燃烧,都是一次由计算机精准定义的,完美的爆炸。”

“它的动力,它的油耗,都将由这颗聪明的‘大脑’,实时调节到最优状态。这,就是数字时代的力量!”

施罗德的话,引来了台下一片压抑不住的惊叹。

在那个中国的电脑还停留在科学计算,远未进入工业控制的年代,德国人竟然已经制造出了如此智能化的发动机。

这让在场的所有中国专家,都感到了巨大的压力和差距。

介绍完自己,施罗德将目光投向了对面那块依旧安静的幕布,嘴角勾起一抹微笑。

“现在,我们也很期待,能欣赏一下我们来自中国朋友的作品。”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了何维身上。

何维平静地走上台。

随着他的脚步,另一块幕布也随之滑落。

“红旗动力II型”那充满了力量感和实用主义美学的身影,出现在众人眼前。

它看上去,没有德国发动机那么精致科幻,但那粗壮的管道和厚重的机体,却散发着一种别样的,令人信赖的雄浑气势。

“各位。”何维从容不迫地说道,“在比赛开始前,我也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关于‘发动机大脑’的,一点不同的思路。”

“施罗德先生和他的团队,选择了一条纯粹的‘电子’之路,用计算机来定义一切。这是一条非常了不起的道路,我们深感敬佩。”

“但是,我们红星,选择了一条不一样的路。”

幻灯片切换,上面出现了一幅极其复杂,充满了各种阀门和油路,却又美得令人窒息的机械结构图。

“我们认为,机械,本身也可以拥有智慧。我们为‘红旗II型’设计的‘大脑’,不是一块电路板,而是一套,我们将传统机械液压控制技术发展到极致的——高精度三维凸轮液压伺服系统。”

“我们这颗‘机械大脑’,或许没有电子大脑那么‘聪明’。但它更可靠,更稳定,它不害怕任何电磁干扰,在最恶劣的环境下,也能像最忠诚的士兵一样,精准地执行每一个指令。在某些特殊的领域,比如国防,它的这种特性,是无可替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