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战斗,以一种更加疯狂的姿态,再次打响。
“魔改版”燃气轮机的图纸,被分发到了每一个技术人员的手中。
当所有人看到图纸上那些近乎苛刻的加工精度要求时,他们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0.01毫米的误差,已经是普通精密加工的极限。
而在这份新的图纸上,大量核心部件的公差标注,赫然写着“0.005毫米”,甚至是“0.002毫米”!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
这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直径的十分之一!
“何总工,这个……这个精度,别说我们,就算是德国人的机床,也未必能做得出来啊!”
一位负责活塞加工的老师傅,看着图纸,脸上写满了为难。
陈博也拿着那个“三维空间凸轮”的零件图,找到了何维,愁眉苦脸。
“何组长,您设计的这个凸轮,简直就是魔鬼。它的曲面,没有任何规律可言。我们用现有的四轴铣床,就算是加上了您设计的那个‘旋转摆动头’,也只能做到近似加工,根本无法保证最终的精度。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只要这个零件的精度不够,整个液压伺服控制系统,就彻底废了。”
他们说的,是所有人都面临的,最现实的问题——武器再好,没有一把能配得上它的锋利宝剑,也无法发挥威力。
所有人都看向了何维,等待着他再一次创造奇迹。
何维的脸上,却没有丝毫的意外。
这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
他平静地看着众人,笑了笑。
“谁说,我们要用现有的机床来加工?”
这句话一出,所有人都愣住了。
何维转过身,对身后的林秋宜说道:“林助理,通知集团下属,红星机械厂。让他们厂的刘总工、王振,还有实验室里最好的那几个技术员,明天一早,带上我们‘离子渗氮炉’和新材料的全套图纸,来这里开会。”
林秋宜立刻会意。
她知道,何维要亮出他手中,那张一直隐藏着的,最锋利的王牌了。
红星机械厂!
那个位于产业链最上游的,专门负责打造“利剑”的神秘部门!
第二天一早。
几辆吉普车,从红星厂风尘仆仆地驶入了红旗工业集团的总部。
从车上走下来的,是红星厂的刘总工、王振,以及几个何维亲自从技术攻关小组里提拔起来的年轻技术员。
他们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一丝掩饰不住的骄傲。
现在的红星厂,已经不是几个月前那个濒临倒闭的破败工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