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尘封的“女王之心”

【修复可能性评估:57%。但修复成本极高,需要更换大部分核心叶片,以当前国内技术水平,几乎不可能。】

【逆向工程价值评估:极高。该发动机的设计理念,尤其是在压气机和涡轮部分的气动布局,以及其独特的‘双转子’结构,领先国内至少三十年,具有无可估量的研究价值。】

“打开栅栏。”何维平静地对那位上校说。

上校立刻拿出钥匙,打开了沉重的门锁。

何维第一个走了进去,他戴上手套,轻轻地抚摸着燃气轮机冰冷的外壳。

他的手指,像是在触摸一段失落的历史。

他知道,这台发动机,不仅仅是一台机器。

它是西方工业文明的结晶,也是中国海军一个未能实现的梦想。

当年,中国曾想以它为蓝本,逆向仿制出我们自己的第一代大功率舰用燃气轮机,为我们的新一代驱逐舰,装上一颗真正的“大心脏”。

但最终,因为技术难度过高,材料科学跟不上,项目被迫下马。

这台样机,也从此被尘封在这里,成了一个永远的遗憾。

“何总工,”那位上校在一旁解释道,“当年我们最好的专家,都来看过这台机器。结论是……以我们当时的能力,仿制不出来。它的涡轮叶片,用的是一种我们闻所未闻的镍基单晶高温合金,我们连它的成分都分析不出来,更别说冶炼和铸造了。”

陈博也在旁边叹了口气:“是啊,何组长,这……这根本就不是一个维度的东西。柴油机是活塞运动,我们可以理解。但这东西……它是用上千度的高温燃气,去推动几万片比纸还薄的叶片高速旋转,只要一片叶片出问题,整个发动机就会像炸弹一样爆炸。这太……太精密,太可怕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们说的,是所有技术人员面对这座高峰时的,真实心态——敬畏,和无力。

何维却没有说话。

他绕着发动机,仔仔细细地走了一圈。

他的目光,落在了发动机尾部,那个同样巨大复杂的减速齿轮箱上。

这个齿轮箱的作用,是把燃气轮机高达数万转的输出转速,降低到舰船螺旋桨需要的几百转。

它的加工精度,同样代表着工业的巅峰。

“林助理,”何维忽然开口,“给我找一支手电筒。”

林秋宜立刻从随身的包里,递过一支强光手电。

何维接过手电,蹲下身,将光束照进了齿轮箱底部一个不易察觉的检修口里。

他的目光,在里面密密麻麻的齿轮和轴承上,一寸一寸地扫过。

其他人不知道他在看什么,都好奇地围了过来。

忽然,何维的光束停住了。

他指着齿轮箱深处,一个连接着输出轴的巨大齿轮。

“陈工,你看那个齿轮的磨损痕迹。”

陈博连忙凑过去看,看了半天,也没看出什么名堂。

“磨损……很均匀啊,没什么特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