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们心里,何维为工厂带来的,是所有人都看得见摸得着的未来。何维回来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召开了第一次“全员竞聘”动员大会。
面对台下上万名职工那既期待又紧张的眼神,何维的讲话,简单而直接。
“同志们,我理解大家的担忧。”
“但我今天要告诉你们,竞聘,不是为了淘汰谁,而是为了给每个人,一个选择自己未来的机会。”
“过去,你们是厂里的一颗螺丝钉,拧在哪里,就一辈子待在哪里。”
“从今天起,你们是自己的主人。你们想当扳手,还是想当千斤顶,你们自己说了算。”
他公布了第一批拿出来竞聘的,上百个从分厂厂长、车间主任到班组长的管理和技术岗位。
每一个岗位的职责、要求、待遇,都写得清清楚楚。
整个集团,都因为这张竞聘岗位表,彻底沸腾了。
而竞聘的考场,也别开生面。
笔试,不考理论,只考案例。
一道道题目,都是从三个工厂过去几十年积累下来的真实生产事故和管理难题中,提炼出来的。
面试,更是由何维、陆国兴、赵东升这三巨头,亲自坐镇。
他们的提问,不讲情面,直指核心,让许多滥竽充数的“老油条”,当场现了原形,也让许多像陈博一样怀才不遇的“技术宅”,脱颖而出。
仅仅一周时间。
三个厂整合后的人事调整,在何维的铁腕推动下,有条不紊地完成了。
一批更有能力,更有冲劲,更符合新集团发展需要的新鲜血液,被注入到了每一个关键的岗位上。
整个红旗工业集团,就像一台刚刚更换了所有老旧零件的巨大机器,开始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
在这场变革的风暴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林秋宜。
作为筹备组办公室的副主任,她以惊人的效率和出色的手腕,完美地协调了这场涉及上万人的复杂行动。
在最后竞聘集团总部办公室主任一职时,她凭借一份长达五十页,关于新集团未来行政管理体系构建的完美方案,以及在面试中对所有突发状况的沉稳应对,毫无悬念地击败了所有资历比她老得多的竞争对手,正式成为了这个新生帝国最核心部门的“大管家”。
从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到一个执掌数亿资产超级集团核心中枢的正科级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