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维走出省政府大楼时,已是黄昏。
残阳如血,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很长。
林秋宜和陆国兴跟在他身后,两个人的脸上,都还残留着刚才那场高层会议带来的巨大震撼。
他们感觉自己不像是在参加一场工作汇报。
更像是亲眼见证了一场决定历史走向的战役。
何维以一人之力,舌战群儒,说服了所有掌握着权力的决策者,强行将整个省的工业,推上了一条充满未知,却又蕴含着无限希望的崭新轨道。
“小何……”陆国兴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和由衷的敬佩,“我今天才明白,技术……有时候真的只是最微不足道的一环。你今天教给我的,比过去三十年我学到的所有东西,都要多。”
何维回过头,看着这位已经白发苍苍的老专家,笑了笑。
“陆总工,技术是骨骼,决定了我们能走多远。但思想,才是方向盘,决定了我们往哪走。我们今天,只是把方向盘扶正了而已。”
坐上回厂的轿车,林秋宜终于忍不住,用一种近乎崇拜的语气问:“何组长,您……您怎么就能确定,周副省长一定会支持您那个……那么疯狂的计划呢?”
何维靠在椅背上,闭上了眼睛,淡淡地说道:“因为我给了他一个他无法拒绝的理由。”
“什么理由?”
“一个机会。”何维的声音很轻,“一个能让他在自己的政治生涯中,留下最浓墨重彩一笔的机会。对于一个有抱负的政治家来说,还有什么,比亲手打造本省工业发展的快车道,更有诱惑力呢?”
林秋宜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她看着身边这个年轻得过分的侧脸,感觉他身上充满了无穷的秘密。
接下来的半个月,成了三家工厂历史上最动荡,也最充满变数的一段时期。
常委会即将讨论“红旗工业集团”重组方案的消息,像一颗引爆的炸弹,在整个省的工业系统内,激起了滔天巨浪。
支持者有之,认为这是大刀阔斧,破旧立新的壮举。
反对者更多,他们认为这是异想天开,是拿几万名职工的命运当儿戏的豪赌。
无数的匿名信和举报信,像雪片一样飞向省里各个部门。
有的说何维年纪太轻,不堪大任。
有的说合并计划漏洞百出,是某些人为了攫取政治资本的阴谋。
甚至还有人捕风捉影,说何维之所以能得到军方支持,是因为他那个当过“敌特”的爷爷,在海外有背景。
一时间,暗流涌动,山雨欲来。
三个工厂内部,人心惶惶。
许多中层干部,开始串联活动,试图向上级施压,阻止这场他们眼中的“灾难”。
甚至有工人开始私下商议,如果真的要砸他们的“铁饭碗”,他们就要集体去省政府门口静坐示威。
何维的办公室,成了这场风暴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