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旗厂的大会议室里,气氛压抑得仿佛凝固。

技术科、生产科、质检科……几十名科长和工程师们,正襟危坐,连大气都不敢喘。

他们都是厂里的中层干部和技术骨干,平日里也算是一方人物。

但今天,他们却像是等待审判的犯人,目光都聚焦在主席台上那个年轻得过分的巡视员身上。

上午那场惊天动地的“破门”行动,早已传遍了全厂。

所有人都知道,这个叫何维的年轻人,是个不按常理出牌的狠角色。

他连厂长都敢正面硬刚,更何况他们这些中层。

何维坐在会议室的主位上,林秋宜和陈博分坐他的两侧。

他没有说任何开场白,只是将那本记录着二百七十四万损失的台账,轻轻放在了桌上。

他的目光,平静地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

在【启示】AI的视野中,这些人的表情、心率、甚至细微的肌肉颤动,都转化为了冰冷的数据。

【分析中……在场43人,其中32人呈现紧张、焦虑情绪。8人表现为事不关己的漠然。3人,情绪中含有敌意与抗拒。】

何维的目光,最终落在了那3个带有敌意的人身上。

一个,是主管生产的副厂长,王建国,刘卫国最忠实的盟友。

一个,是技术科的老科长,李德明,一个典型的老学究,思想僵化,认为祖宗之法不可变。

还有一个,是质检科的科长,周全,他负责产品出厂前的最后一道关口,质量问题跟他有直接关系。

何维心中有数了。

“各位。”何维终于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了整个会议室,“想必大家都知道了,我今天来,不是来喝茶看报纸的。”

他指了指桌上的台账。

“这本账,记录了我们厂过去三年,因为产品质量问题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我想在座的各位,比我更清楚这本账的分量。”

“今天开这个会,我不想追究过去的责任。因为真要追究起来,在座的各位,没几个是干净的。”

这句话一出,台下很多人的脸色都白了。

“我今天,只想解决一个问题。”何维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那就是,东方红-54柴油机,曲轴油封漏油的顽疾。”

他看向技术科的老科长李德明。

“李科长,我问你,关于这个问题,你们技术科,这些年,有没有拿出过任何可行的解决方案?”

李德明是个六十多岁的老头,戴着老花镜,一脸的刻板。

他被点到名,慢悠悠地站了起来,推了推眼镜,用一种教训人的口吻说道:“何维同志,这个问题,是个历史遗留问题,也是个世界性难题。它是当年苏联系发动机的通病,从设计上就存在先天不足。我们技术科这些年,也一直在研究,但是……技术上的事,不能一蹴而就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