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州府紧闭城门,不接收任何难民。
听完老者哭诉,周遇吉沉声说道。
“老人家!你们受苦了!周某心中有愧啊!”
接着,他对身边的副将下达命令。
“传我将领,全军就地扎营,埋锅造饭!救济灾民!”
“将军!这……我们粮草本就不多,若是延误了军情……”
“快去,这是命令!我们是定国公麾下的部队,若是看着百姓活活饿死!和那些鞑子叛军又有何异?!一切后果,由我周某一人承担!”
“是!末将遵命!”
命令下达,整个军队也迅速行动起来,士兵组成人墙,维持秩序,一口口大锅也支了起来。
那些难民原本惊恐的目光,看到这些士兵不但没有驱赶他们,反而为他们施粥,这才慢慢靠近。
刚才那老者颤颤巍巍的接过一碗粥,噗通一声跪在地上,朝着周遇吉的方向连连叩首。
“谢将军,谢定国公!定国公果然是爱民如子的神将啊!”
周围百姓一听到是定国公的军队。
这才恍然大悟。
“是定国公的队伍,我们有救了!”
一个年轻人狼吞虎咽的喝完手里的米粥,起身冲着周遇吉喊道。
“定国公把我们当人,给我们饭吃,小人无以为报,愿投身军中,为将军效命!”
他的话,瞬间得到附近年轻人的附和。
“对!我们的命,以后就是定国公的!定国公让我们打谁,我们就打谁!”
周遇吉心头一暖,连忙扶起身边的年轻人。
“好!你们都是我大明的好儿郎!你们先去济南府,寻周玉清和王家彦将军,待你们安顿好,再议此事!”
粮草耗去一半,而且耽搁了三日行程,可换来的却是数万百姓的民心。
以前周遇吉可能会觉得军情才是第一位。
可自从弄清楚自己到底为什么打仗,现在他觉得,这一切,值得!
分出一千将士,沿途保护指引这些难民,军队再次踏上南下之路。
三日后,济州府城外。
周遇吉立于阵前,眉头紧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