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隆庆皇帝朱载坖(2)

朱厚熜:“当年俺答汗寇边,我要是有这魄力……”

朱元璋:“你闭嘴吧!”

朱载坖:“其实也不容易,不少大臣骂我软弱,还好张居正他们帮我扛着。现在看来,边境安稳比啥都强。”

张居正:“1567年,隆庆元年,皇上宣布废除海禁,允许民间私人远贩东西二洋,史称隆庆开关。隆庆新政就是皇上统治时期出现的承平时期。”

朱载坖:“我努力节俭,信任内阁辅臣,不怎么干涉他们,但也没能制止内阁辅臣之间的倾轧,这也跟我本人仁厚又平庸的性格有关。”

朱厚照:“开海禁?这操作比我偷偷溜出宫还刺激!民间能去海外做生意,岂不是赚翻了。早该这么干了,总比死守海岸线强。”

朱元璋:“开海禁可以,但得把好关!别让倭寇混进来,也别让百姓忘了祖宗,能赚银子是好事,可不能丢了规矩。”

朱棣:“我当年派郑和下西洋,就是想打开海路,你这隆庆开关算是接了我的班,不过得管严点,别让私商偷税漏税。”

朱高煦:“开海能造大船不?能造大船就能练水师,再去揍倭寇!光做生意没劲,得有点肌肉才行。”

朱雄英:“隆庆开关这步棋太妙,海外白银哗哗往进流,国库都鼓了不少,不然张居正后来哪有钱改革?”

秦良玉:“海禁一废,东南沿海的百姓不用偷偷摸摸打鱼了,倭寇也少了不少。毕竟能正经做生意,谁还愿当海盗。”

张居正:“开关后每年能增收白银数十万两,这钱可帮着缓解了不少军饷压力。皇上这步棋,算是给大明续了口气。”

胡宗宪:“我当年抗倭,就盼着能有这政策!要是早开海,哪用费那么大劲清剿?民间商船都能当眼线。”

海瑞:“开海禁利国利民,但需严防官员勾结走私。皇上仁厚是好,可对贪腐也得硬气点才行。”

朱厚熜:“我当年要是敢开海禁,严嵩那帮人能把奏折堆成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朱厚照:“那就影响你修道了吧,你看看,你当年多保守,隆庆这魄力,比你强多了[偷笑表情包]”

朱载坖:“其实也是顺势而为,大臣们吵了那么多年,总得有个人拍板。至于内阁倾轧……他们吵他们的,只要不耽误正事就行。”

朱载坖:“我登基后,革除弊政、启用贤臣、远离奸佞,不过,这时候朝堂党争也由此拉开了序幕。”

朱厚照:“党争这就开始了?合着你这仁厚性格,成了他们掐架的保护伞。换我当年,直接把带头吵的拉去豹房陪豹子玩。”

朱元璋:“党争就是祸根!我当年杀贪官,就是怕结党营私,你们倒好,朝堂上跟菜市场似的,隆庆你也太纵容了。”

朱棣:“我当年设立内阁是让他们干活的,不是让他们窝里斗的!高拱和张居正后来掐得跟乌眼鸡似的,你就不管管?”

朱高煦:“谁吵就打谁!一顿军棍下去,保管个个消停,文人就这点能耐,除了嘴炮啥也不会。”

朱雄英:“这叫按下葫芦起了瓢吧,解决了南倭北虏,又冒出党争,大明这剧本就没断过麻烦。”

秦良玉:“党争最坑将士!这边刚商量好调兵,那边就互相拆台,前线等着粮草呢,朝堂还在吵该谁督办。”

张居正:“当年我和高拱确实政见不合,但都是为了国事。皇上仁厚,不愿偏听偏信,结果反倒让小人钻了空子。”

海瑞:“党争误国!官员不思民生,只知结党伐异,此乃亡国之兆!皇上当痛下决心,严惩党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