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照:“我那是活泼好动!对了,@朱祁钰 你当郕王时,是不是天天盼着哥哥出远门?”
朱棣:“朱厚照你再胡说,就把你月饼全没收!祁钰,别理他,说说你那会儿最拿手的事。”
朱祁钰:“最拿手的……大概是算账,管藩府钱粮从没出过错,谁知道后来管国家财政,头都大了(苦笑)。”
秦良玉:“会算账好啊!北京保卫战时,军饷粮草全靠你精打细算——比某些只会喊冲锋的皇帝强多了。”
朱祁镇:“我后来也学算账了……”
海瑞:“藩王期间能谨守本分,不越权不妄动,此乃美德。后来临危受命,亦属天命所归。”
朱元璋:“算你识相,没学朱高煦搞事情。好好的王爷当着,安稳日子没过几天,就被架上皇位,也是命。”
朱祁钰:“谁说不是呢!要是能选,我宁愿当个逍遥王爷,中秋跟大家一样吃月饼看月亮,多好。”
朱祁钰:“1449年,正统十四年,北方蒙古瓦剌侵入大明腹地,哥哥决定御驾亲征,命我留镇京师。
结果八月十五日爆发土木堡之变,哥哥被俘,瓦剌咄咄逼人。次日夜里消息传至京师,一时之间,朝野震惊,京城人人自危,甚至有的富户准备转移财产,个别大臣也要把自己的子女送往南京。”
朱祁钰:“面对危机局面,十七日早朝时,朝堂上围绕是‘战’还是‘迁’展开了一场纷争。
首先是翰林院侍讲徐珵,也就是后来参与夺门之变的徐有贞。根据天象的变化率先提出迁都南京,以避刀兵。
南迁之议,还挺得一些大臣支持。时任兵部尚书于谦当即否定这项提议,认为皇陵、宗庙、社稷都在北京,不可轻易迁移,而且要以北宋为教训,指责南迁是亡国之论。”
戚继光:“于少保当真是有胆有识啊!要是南迁了,我大明的脸面往哪搁?以后还怎么跟外敌叫板?”
朱厚照:“就是就是,南迁了还怎么出去打野,哦不,御驾亲征。”
朱元璋:“当时我要是在,非得砍了他,北宋就是一个例子!”
朱棣:“没错,一有危险,这些人就被吓尿裤子,男人的血性呢,我大明怎么会有这样的人!”
朱祁钰:“十八日,在哥哥生母孙太后的主持下,召开了御前会议,命由我监国,暂总百官商讨对策。
紧接着二十二日,孙太后又下旨,立哥哥的长子朱见深为皇太子,仍由我代理国政,以安定人心。”
朱厚照:“孙太后这波操作稳!立太子+监国双保险,一下子稳住局面(点赞表情包)。”
小主,
朱厚熜:“这叫定海神针战术。先把国本钉死,再让景泰爷稳住朝堂——比徐有贞的跑路计划靠谱一百倍。”
徐达:“徐珵这小子,国难当头想着跑路,跟弃城而逃的败类有啥区别?换作是我,当场就把他绑在城楼上示众!”
秦良玉:“富户转移财产、大臣送子女去南京——这哪是自危,简直是长他人志气!还好于少保硬气,孙太后清醒,不然北京早成空城了。”
朱祁钰:“那会儿我哪见过这阵仗?朝堂上吵得跟菜市场似的,徐有贞哭哭啼啼说要南迁,于谦拍着桌子骂他亡国奴——我站在旁边,腿都有点软。”
杨荣:“太后这步棋高就高在‘立太子+监国’分开。既保证了英宗皇上一脉的继承权,又让景泰皇上能放开手脚办事,没给瓦剌留下改朝换代话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