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聊名称:大明朱家奇葩群(30)
秦良玉领取了朱翊钧微信红包
朱厚熜:“我去,手慢无,红包空了!”
秦良玉:“我丢!8888两!@朱翊钧 万历皇上,您这是家里有矿啊?出手也太豪横了吧!”
朱翊钧:“哎呀妈呀,发错了发错了,本来想多发几个的,结果点成一个了,各位包涵包涵。”
朱翊钧:“那必须的,不然哪来的钱搞万历三大征?(引用秦良玉:我丢!8888两!@朱翊钧 万历皇上,您这是家里有矿啊?出手也太豪横了吧)
朱高煦:“万历,你那点钱,跟我的小金豆比起来,谁多啊!”
朱允炆:“管它多少,都是我朱家的钱,说到底还不都是百姓的血汗钱。”
朱元璋:“允炆皇孙这话在理!你们几个是不是想攀比斗富啊?”
朱祁镇:“要斗富你们也斗不过太祖爷,想当年太祖爷那会儿,有个大明首富沈万三,那家伙才叫真有钱。”
朱高炽:“我也听说过沈万三……哎不对啊,不是说要听我的故事吗?怎么跑题了?”
秦良玉:“对对对,咱们言归正传。太子爷的太子位定下来之后,想必汉王心里不甘心吧。”
朱高煦:“甘心?我凭啥甘心?想当年靖难的时候,我冲在最前面,刀片子都砍卷刃了,他倒好,守着北平喝热茶,最后太子位还能坐得稳稳的?换作是你,你乐意?”
朱厚照:“哎哎哎,汉王这委屈巴巴的样子,跟我被大臣们念叨不能出宫似的!不过话说回来,你后来是不是搞了不少小动作?我听史官说你跟太子爷的人天天互怼,跟看宫斗剧似的。”
朱厚熜:“堂兄你少看热闹,这叫储位之争,哪能跟你那想出宫瞎玩的破事比。不过汉王确实不省心,成祖爷在的时候就敢给太子使绊子,跟个没长大的熊孩子似的。”
秦良玉:“嘉靖皇上这话在理。听说汉王当时拉拢了不少武将,还总在永乐皇上面前说太子的坏话,恨不得天天给太子爷“上眼药”?”
杨士奇:“有一回太子爷处理政务,就因为批复慢了点,汉王就跑去皇上跟前说,‘太子怠政’。结果皇上翻了翻奏折,好家伙,太子爷把每个字都圈点批注了,比汉王你打胜仗的战报写得还认真!”
杨荣:“还有更绝的,汉王让人散播太子爷‘体弱多病,恐难承大统’的谣言,结果太子爷硬是拖着病体,把北平的民生治理得井井有条,粮库都堆不下了,谣言直接不攻自破。”
杨溥:“最可笑的是,有次皇上让太子和汉王一起审阅军粮账目,汉王想找茬,结果自己算错了数,被太子爷当场指出来,脸红得跟猴屁股似的。”
朱祁镇:“哈哈哈哈,猴屁股!朱高煦你这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啊!跟我当年想亲征结果被瓦剌抓了似的,不过我那是……额,那是运气不好!”
朱祁钰:“哥你可别往自己脸上贴金,你那是没脑子。人家太子爷那是真有能耐,汉王纯属嫉妒使坏。”
于谦:“二位皇上别争了。其实太子爷当时也不容易,一边要应对汉王的明枪暗箭,一边还得处理朝政,没点定力真扛不住。”
戚继光:“这就跟打仗一样,正面硬刚得有底气,背后防冷箭也得有手段。太子爷这是文武双全,比某些只会耍横的强多了。”
解缙:“我当时就跟太子爷说,‘汉王那点伎俩,跟小孩子过家家似的’,果然吧?他越折腾,皇上越觉得太子稳重,最后还特意下旨‘太子监国期间,诸事由太子裁决’,等于给太子爷加了道护身符。”
朱高炽:“其实也没那么夸张,都是为了朝廷嘛。二弟性子急,我让着点就是了。”
仁孝皇后徐氏:“你就是太好脾气。当时我都劝你‘该硬气就得硬气’,他都骑到你头上了,你还忍着。”
朱高煦:“妈,谁骑大哥头上了?我那是光明正大竞争!再说了,后来我不也……”
朱棣:“你后来还想干嘛?是不是又惦记着那把龙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