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朱聿键 你接着说。”
朱聿键:“好的太祖爷。我在途中,到浙江衢州的时候,听说潞王常淓已经在杭州向清朝投降了。于是,南安伯郑芝龙、巡抚都御史张肯堂,还有礼部尚书黄道周等人就商量着让我来监国。”
朱聿键:“1645年,也就是南明弘光元年六月十五日,黄道周第三次上奏请我监国。十七日,我走到浙江衢州,检阅军队的时候还发布了誓词,说要亲自带领六军,恢复中原。这就算是公开接受监国的重任啦。”
朱厚照:“怎么?你还不想监国?还得人家请你三次?”
朱厚熜:“照照,这你就不懂了吧,这叫策略。想当年太祖爷还是吴王的时候,大臣们都劝太祖爷当皇帝,可太祖爷知道不能轻易答应,就故意推辞一下,显得自己是被他们硬推上皇位的。”
朱厚照:“要你说?赶紧炼你的仙丹去。”
朱祁钰:“这个我也有体会,某人留学后,大臣们也是推选我当皇帝,我一开始也是推辞不答应呢。”
朱聿键:“1645年六月二十八日,我在福建建宁称监国。闰六月丁亥到了福州,就把南安伯府当成行宫。二十天后,我在福州正式称帝,改元隆武,还宣布从七月初一开始,把弘光年号改成隆武元年,我就这么成了南明第二个皇帝,隆武帝。”
朱元璋:“此时此刻,我想起一个人,就是光武帝刘秀。大臣们推选你做皇帝,想必也是有重振咱大明的意思吧。”
朱厚照:“+1,我也这么觉得。”
朱厚熜:“+1,我也一样想法。”
朱祁钰:“+1,我也觉得是。”
朱祁镇:“其实有人在上面附和,我本来不想跟着附和,但又觉得太祖爷说得对,那我也+1吧。”
朱元璋:“你们都是复读机吗?”
朱允炆:“你们都是四叔一脉的,又是奇葩皇帝,就等着挨骂吧,哈哈哈。我跟你们可不一样,不过+1我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