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残火重燃

断锚湾的空气里,依旧弥漫着未能散尽的悲伤。李振邦、山狼、铁砧……那些熟悉的名字和面孔,如同烙印般刻在每个幸存者的心头。食堂里空出的座位,巡逻队中缺失的熟悉身影,都在无声地诉说着那份沉重的损失。悲恸宛如锈海的湿气,浸润着基地的每一个角落。

但林薇没有允许自己,也没有允许整个基地,长久地沉湎于这份悲痛之中。李振邦最后的嘱托,像是无形的鞭策,驱散了她内心的彷徨。在返回后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她站在众人面前,脸上还带着疲惫与哀伤留下的痕迹,但眼神已然变得犹如经过淬火的钢铁,坚定而锐利。

“悲伤,无法让逝者归来。恐惧,无法让我们活下去。”她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遍整个舱室,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李队和牺牲的同志们,用他们的生命为我们换来了这个机会,这条生路。我们不能,也绝不会让他们的血白流!”

她没有请求,而是直接下达命令。王铁柱被正式委任为防御总指挥,负责重整剩余的战斗人员,清点并优化所有武器弹药,加固由沉船残骸构成的防御圈。所有技术人员,无论之前隶属哪个部门,都被统一划归林薇直接领导,全力投入到对龙宫带回数据的解析和应用中。

残存的火种,必须在她手中,重新燃起燎原之势。

希望,以一种超越所有人预料的速度,从冰冷的数据流中照进了残酷的现实。

在临时划定的“技术中心”(由几个相连的舱室改造而成)内,林薇和她的小团队日夜不休。陈星,那名跟随她从龙宫死里逃生的年轻助手,展现出了惊人的天赋和韧性,成为了她最得力的臂助。

他们首先成功激活了“摇篮”数据库中标记为“环境调控(初级)”的模块。利用“远航者”号尚能运转的能源核心以及从龙宫残骸中搜寻出的几个生物能量转换单元,他们在断锚湾基地的外围水域,成功地制造出了一圈稀薄的生物能量场。

这层能量场并非坚不可摧的护盾,但它散发出一种特定的频率,能够有效干扰和抑制低级变异体(如常见的“蚀铁者”和小型“掠波者”)的感知与攻击欲望。几次小规模的骚扰中,人们惊讶地发现,那些原本会疯狂冲击障碍物的怪物,在靠近能量场边缘时,会变得焦躁不安,最终大多会选择绕行。基地面临的日常防御压力,骤然减轻。

与此同时,农业舱迎来了革命性的变化。利用解锁的基因序列和那台老旧的生物打印机,林薇团队成功合成了几种高适应性的藻类和真菌的优化孢子。这些经过“摇篮”技术调整的作物,生长周期大幅缩短,对锈海恶劣环境的耐受性显着增强,并且营养价值更高。虽然还无法完全实现食物自给,但每日配给中新增的那一块带着清香的藻类饼,无疑给所有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生存希望。

医疗方面的改善更是立竿见影。基于基因序列合成的促愈合凝胶和广谱抗感染药剂,效果远超旧时代遗留的过期药品。一名战士在加固工事时被锈蚀的钢板划开了深可见骨的口子,在使用了新药剂后,伤口没有出现预期的溃烂感染,反而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开始愈合结痂。这近乎神迹的效果,极大地振奋了人心。

林薇的权威,在这些关乎每个人生存的改善中,迅速得以确立。她不再是那个需要与李振邦据理力争的科学家,而是成为了带领他们走向更好未来的领导者。残火,正在她的手中,顽强地重新燃烧起来。

然而,与基地逐渐复苏的生机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吴锋日益明显的异化。

他几乎完全脱离了基地的日常运作,独自居住在“远航者”号一个靠近水线的偏僻舱室里。那里几乎没有任何个人物品,只有冰冷的金属墙壁和他时常面对的那扇圆形观察窗,窗外是永恒不变的暗红色锈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