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抉择之路

秦风的声音,如同久旱后的一丝微雨,虽然微弱,却给干涸的土地带来了生机。他的苏醒并非完全恢复,通讯中的杂音和偶尔的语焉不详,表明他的意识依旧在与“归墟”的侵蚀和“母亲”网络的混乱低语进行着拉锯战。但他带回来的信息,却是无价的。

“……‘母亲’……非单一意志……是无数意识的……残响与缝合……”秦风断断续续的叙述,在临时指挥中心内回荡,“‘归墟’……如同病毒……扭曲其‘净化’本能……放大……毁灭……”

“……存在……未被完全侵蚀的……碎片……保有……‘生存’……‘适应’的……原始驱动……”

“……找到它们……建立……脆弱的……连接……或可……制衡‘归墟’……”

这条路径,被秦风称之为“寻找平衡点”。它并非是与整个“母亲”网络为敌,而是尝试与其内部尚未完全堕落的碎片结盟,共同对抗“归墟”这个试图吞噬一切的癌细胞。

墨镜团队立刻根据秦风的指引,调整了研究方向。他们不再试图强行破解或对抗整个“母亲”网络,而是开始像无线电监听员一样,在浩瀚而嘈杂的精神背景噪音中,搜寻那些代表着“生存”与“适应”的特定微弱频率信号。这是一项极其精细且充满风险的工作,像是在雷区中寻找安全的路径。

然而,就在基地高层试图沿着这条新指明的道路前进时,内部的裂痕却再次被拉大。

“净化派”虽然在上次的武装叛乱中遭受重创,但其思想并未根除。秦风苏醒并提出与“母亲”网络碎片接触的计划,宛如在他们的怒火上浇下了热油。

“看吧!他们还是要和那些怪物勾结!”

“秦风自己都变成了半人半鬼的样子,他的话还能信?”

“这是在把全基地的人往火坑里推!我们必须阻止他们!”

类似的言论在幸存者中,尤其是在那些失去亲人、对变异体有着刻骨仇恨的群体中,再次悄然传播。这一次,他们不再公开张贴传单,而是利用修复中的基层管理漏洞,在食堂、在宿舍、在劳作间隙,进行着更隐蔽也更有效的煽动。

林薇领导的内卫部门察觉到了这种暗流,却感到棘手。这些言论混杂在合理的担忧之中,难以甄别和处置,任何强硬的打压都可能被视为“技术官僚”对“民意”的镇压,反而会助长“净化派”的气焰。

信任的裂谷,并未因短暂的胜利而弥合,反而因为前路选择的不同而变得更加深邃。

根据秦风提供的模糊坐标和墨镜团队捕捉到的异常生物信号,一个可能存在着“未被侵蚀碎片”的区域被锁定——位于昆仑基地东南方向约一百五十公里处,一个被称为“回声谷”的废弃地质勘探站。那里群山环绕,信号屏蔽严重,是隐藏秘密的理想地点。

派遣侦察小队前往“回声谷”,确认信号源的性质,并评估建立接触的可能性,成为了当前的首要任务。

这一次,赵强没有亲自带队。连续的恶战和指挥重任让他必须坐镇中枢。任务落在了一名代号为灰狼的特战队队长肩上,他率领着一支精干的侦察小队,成员包括经验丰富的斥候、精通电子对抗的技术兵,以及两名自愿加入对“安宁协议”有较深研究的墨镜团队成员。

“你们的任务是侦察,不是接触,更不是战斗。”赵强在出发前再三叮嘱灰狼,“摸清情况,评估风险,然后立刻返回。如果信号源表现出任何攻击性或被‘归墟’控制的迹象,放弃任务,优先保全自身。”

灰狼郑重地点了点头,他那饱经风霜的脸上看不出太多表情,只有眼底深处燃烧着坚毅的火焰。“明白。”

侦察小队搭乘两辆经过改装强化了静音和伪装功能的越野车,悄无声息地驶出了昆仑基地,一头扎进了危机四伏的荒野。

沿途的景象比以往更加诡异。变异生物的活动似乎呈现出一种新的“秩序感”。他们多次观察到小股的“潜行者”与一种体型臃肿,仿佛移动炮台般的新型变异体协同巡逻。这种新型变异体被暂时命名为“巨像”,它们行动缓慢,但背部生长着类似能量炮管的生物器官,威胁极大。

“归墟的控制力在加强,”灰狼通过加密通讯低声汇报,“它们在整合不同类型的变异体,形成更有效的作战体系。”

经过一天一夜小心翼翼的跋涉和数次有惊无险的规避后,侦察小队终于抵达了“回声谷”外围。

山谷入口狭窄,两侧是布满了蜂巢般孔洞的陡峭岩壁。谷内弥漫着一种带着奇异甜味的淡淡雾气,能见度很低。技术兵的探测器刚一进入谷口,就发出了强烈的干扰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