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守夜之人

陈海没有立刻回答,而是走到那个打开的金属箱前,仔细查看了里面的文件和信标,脸色变得更加凝重。“‘第七研究所’的遗产……果然在这里。”他拿起那个信标,手指摩挲着上面冰冷的纹路,“这是‘守夜人’早期部署的‘灯塔’信标之一,用于在极端情况下引导和联络分散的抵抗力量。至于我们……”

他抬起头,看向吴锋,眼神中带着一种沉重的使命感:“‘守夜人’并非一个严格意义上的组织,它更像是一个……信念的传承。我们是在‘狂怒’病毒爆发初期,由一部分预见到灾难却无力阻止的科学家、军人和志愿者自发形成的网络。我们的职责,就是在文明崩塌的黑夜中,守护残存的知识火种,记录真相,并在必要时……为可能的未来,保留一丝微光。”

这个解释,与秦风提到的“守护者协议”似乎有某种微妙的呼应,但又有所不同。一个更像是官方隐藏的终极力量,另一个则更像是民间的悲壮守望者。

陈海的坦率某种程度上赢得了吴锋一丝初步的信任。他简要说明了小队的目的——寻找舟山群岛可能存在与“盖亚计划”起源相关的海底研究所信号源。

“海底研究所……”陈海沉吟道,“我们的数据库里确实有相关记录,代号‘龙宫’,是‘盖亚计划’前期最重要的生物适应性与深海环境研究基地之一。末世降临后,那里就失去了联系,被标记为‘极度危险’区域。据说,里面不仅封存着早期病毒株和研究数据,还可能存在……未完全销毁的活体实验样本。”

他的目光扫过吴锋小队残破的状态和几乎耗尽的补给,摇了摇头:“以你们现在的状态,去那里等于送死。‘龙宫’所在的区域,不仅是‘掠浪者’和‘深渊巨魇’的巢穴,还盘踞着更可怕的东西——比如能够释放强烈生物电麻痹猎物的‘电鳐’,以及受深海高压和病毒双重影响后甲壳坚不可摧的‘巨蟹’。”

小主,

“我们没有选择。”吴锋语气坚定,“这项情报可能关系到对抗‘清理者’和‘归墟教’的全局。”

陈海看着吴锋眼中不容动摇的意志,又看了看他身后那些虽然疲惫却眼神坚毅的队员,最终叹了口气:“‘守夜人’的准则之一,不放弃任何可能延续文明火种的机会。我们可以为你们提供有限的帮助。”

他提出的条件很实际:“岱山号”的状况很差,需要紧急维修才能进行跨海航行。“守夜人”在附近有一个隐蔽的临时据点,拥有一些维修设备和物资储备。他们可以帮助修复船只,并提供部分弹药和药品补给,但吴锋小队需要分享他们从昆仑基地带来关于西北战场和“清理者”、“归墟教”的最新情报,尤其是关于那个“钥匙”和秦风舰队的信息。

这是一个情报交换与物资补给的合作。吴锋与铁骸、山鹰短暂商议后,同意了这个提议。他们需要“守夜人”的帮助来继续任务,而“守夜人”显然也对昆仑基地和舰队的存在极度关注。

在“守夜人”的指引下,残破的“岱山号”利用刚刚恢复的断断续续动力,艰难地驶离了那片染血的码头,沿着海岸线向北航行了一段距离,最终驶入了一个被天然岩壁和茂密的红树林掩盖的隐蔽小海湾。

这里就是“守夜人”的临时据点,规模不大,依托一个废弃的沿海观测站建立,设施简陋但功能齐全,甚至有利用潮汐发电的装置。可以看到少量“守夜人”成员在此活动,他们大多沉默寡言,眼神中带着长期在敌后活动特有的警惕与坚韧。

短暂的休整和补给让小队得以喘息。伤员得到了比船上更好的处理,弹药和口粮也得到了补充。吴锋按照约定,向陈海分享了部分关于“清理者”地台、“巢母”失控以及秦风舰队介入的情报,但隐去了关于舰队具体科技水平和秦风状态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