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巢穴的崩塌并未带来预期的安宁,反而像捅破了某个巨大的蜂巢。在接下来的两周里,燕京基地的侦察单位在各个方向都发现了异常活动——变异体不再盲目游荡,而是像接受统一调遣的军队,开始有策略地向基地周边集结。
第一个遭遇新型威胁的是基地东北方向二十公里处的前哨站。深夜值班的哨兵在通讯最后时刻传来的嘶吼声中,夹杂着一种从未听过如同金属摩擦的尖锐噪音。
黎明时分赶到的侦察小队只找到被彻底摧毁的防御工事,以及七具死状诡异的尸体——他们没有被啃食,也没有感染变异的迹象,而是像被某种极锋利的工具精准地切开了要害。更令人不安的是,所有电子设备都被某种强电磁脉冲烧毁,连备用电池都未能幸免。
这不是捕食,这是清除。王磊蹲在破碎的沙袋旁,手指拂过一道深达数厘米的切痕,它们在系统性地拔除我们的外围据点。
李潇在检查尸体时发现了更可怕的细节:伤口边缘有微量的生物酸蚀痕迹,能够阻止血液凝固。这些受害者是在意识清醒的情况下慢慢失血而死的。
基地指挥中心内,三维沙盘上,代表前哨站的一个个光点正在接连熄灭。李云鹏将军面色凝重:它们在学习我们的防御体系,专门攻击通讯节点和侦察单位。
这是典型的反侦察战术。陈静调出数据模型,那个分布式智能网络不仅在学习,还在发展出专门的兵种。
仿佛为了印证她的判断,基地雷达站在当天傍晚捕捉到数个高速移动的不明信号。它们以超过每小时一百公里的速度在废墟间穿梭,完美避开所有预设的防御火力网。
为了查明真相,王磊亲自率领重新整编的二队出发,携带了最新研发的电磁干扰弹和运动传感器。他们在曾经的城市中心区设下埋伏,这里高楼林立,是观测新型变异体的理想场所。
夜幕降临时,目标终于出现。透过夜视仪,王磊看清了那些被称为收割者的新型变异体——它们约两米高,流线型的躯体覆盖着暗色角质层,最引人注目的是它们异化成镰刀状的前肢,在月光下泛着金属般的光泽。
注意保持距离,王磊通过震动通讯提醒队员,它们的速度太快,近距离交战我们没有优势。
但就在他说话的瞬间,领头的收割者突然转向,仿佛直接感知到了他们的位置。更可怕的是,它发出一串高频音波,周围建筑中立即涌出数十只经过特殊强化的疾行种,对埋伏点形成了反包围。
我们被设计了!一名队员在开火时大喊,它们早就知道我们在这里!
激烈的交火在废墟间爆发。收割者并不直接参与攻击,而是在外围游走,用它们锋利的骨镰精准地切断战士们的退路。每当有人试图突围,就会遭到它们的迅猛突袭。
使用电磁干扰弹!
特制弹药在战场上空炸开,产生的强电磁脉冲确实让收割者的行动出现了瞬间的迟滞。但也就在这个瞬间,王磊看到了令他终生难忘的一幕——那些收割者的角质层下亮起了复杂的生物荧光纹路,仿佛在重新校准着什么。
它们在适应...李潇在后方通过无人机观察到这个现象,电磁攻击的效果正在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