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赏大典的余温尚未散去,一场更为冷酷、更为彻底的风暴,便在李逍遥的意志下,于帝国的肌体上刮骨疗毒。
“靖安府”、“六扇门”、“宗人府”,三块代表着情报、刑名与皇族内部监察的令牌,在御书房内被皇帝亲手交到了李逍遥手中。这意味着,他获得了彻查此案、不限范围、先斩后奏的绝对权力。
行动,在夜幕降临的那一刻,同步展开。
赵清影坐镇六扇门总部,灯火彻夜通明。一道道盖着刑部大印与逍遥王金印的缉捕文书,如同黑色的鹰隼,从她手中飞出。
她面容冷峻,眼神如冰,凭借苏小小提供的名单与铁证,指挥着麾下最精锐的捕头,精准地敲开一扇扇朱门府邸。
没有喧哗,没有过多的抵抗,在绝对的证据和力量面前,往日里道貌岸然的官员勋贵,如同被霜打的茄子,面色灰败地被铁链锁走。
刑部的监牢很快人满为患,哀叹与辩解声不绝于耳,但赵清影的心如同铁石,任何求情在她面前都化作无形。
苏云袖则立足于内廷与宗人府。她以长公主之尊,携皇帝密旨,开始清理皇宫大内。太监、宫女、侍卫……任何与贤亲王有过可疑接触的人,都被严密筛查。
她手段更为柔和,却同样高效,往往于谈笑风生间,便瓦解了对方的心防,套取出关键信息。同时,她利用对皇室成员的了解,开始梳理宗亲关系,几个平日里与贤亲王走得近、在此次叛乱中态度暧昧的郡王、国公,都被她“请”至宗人府“喝茶”,软禁起来,等候发落。
而这一切行动的“大脑”与“眼睛”,则是位于新挂牌的靖安府内的 苏小小。
她麾下的探员如同无形的网,渗透在京城的每一个角落。那些被捕官员府中搜出的密信、账本被飞速送至她面前,由她亲自带领一群精于密码破译、笔迹鉴定的能人进行分析、交叉比对。
她不再需要隐藏于暗处,而是端坐明堂,运筹帷幄。一条条指令从靖安府发出,引导着赵清影和苏云袖的行动方向,确保每一次出手都直击要害。
清洗,高效而冷酷地进行着。鲜血染红了刑场的沙地,也染红了一些人顶戴下的双眼。这是一场必要的阵痛,是为了剜去腐烂的皮肉,让新生的肌体得以健康成长。
然而,就在清洗接近尾声,一份即将随远征舰队出征的高级将领名单被呈送到李逍遥案头,进行最后审查时,一个令人不寒而栗的发现,让三位核心人物再次于深夜聚首逍遥王府。
书房内,烛火摇曳。
苏小小指着名单上一个名字——水师副都督 张骏,眉头紧锁,俏脸上满是凝重。
“王爷,清影姐,长公主。这个张骏,有问题。”她将几份不同来源的卷宗铺开。
“说。”李逍遥言简意赅。
“根据三位不同线人,在过去三个月内,于不同场合对他的侧面观察记录,发现他一个持续了十几年的习惯性小动作——思考时
封赏大典的余温尚未散去,一场更为冷酷、更为彻底的风暴,便在李逍遥的意志下,于帝国的肌体上刮骨疗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