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卫东快过来,这位就是咱们厂的杨厂长。李副厂长看见林卫东,连忙招手。

杨厂长好。林卫东恭敬地问候。

好,好!杨厂长起身拍了拍林卫东的肩膀,厂里能有卫东这样的人才,我真是太欣慰了。

杨厂长您太客气了。

这可不是客套,你确实给了我们一个大惊喜。

这时,轧钢厂的其他领导陆续走进会议室。

厂长,可以开始了。李副厂长提醒道。

好,现在开会。杨厂长重新坐下,其他人也依次就座。

今天会议的主题大家都清楚。不过在正式讨论前,我们要先处理另一件事——关于贾东旭故意损坏设备,以及易中海强行维修导致二次损坏的问题。各位有什么意见?杨厂长直截了当地问道。

杨厂长,我认为必须严肃处理。李副厂长立即表态,几名领导随即附和。

具体怎么处理?

直接开除,这种员工不能留。

同意!

杨厂长闻言皱了皱眉。虽然昨天他严厉批评了何雨柱等人,但并未考虑过开除。毕竟现在开除工人手续复杂,即便是省级干部也要走流程,更别说他了。况且,易中海他们也算是他这边的人。

开除不合适。杨厂长摇头道,贾东旭的父亲是在厂里事故中去世的。而且易中海是八级钳工,直接开除太可惜了。

那杨厂长打算怎么处理?李副厂长笑着问道。

其实他早就料到杨厂长不会同意开除易中海等人。他提出这个建议,主要是为了林卫东——他知道林卫东和易中海他们的关系。无论杨厂长出于什么原因反对开除,都会让林卫东心生不满,这样林卫东就更可能向他这边靠拢了。

这个计划,简直完美。

杨厂长提议道:不如降级处理,把贾东旭降为学徒工。

易中海降为七级钳工。

降一级太轻了,昨天要不是卫东提醒,易中海差点造成事故。

贾东旭这种人,不适合留在车间,让他去扫厕所。李副厂长说道。

......好。杨厂长沉默片刻后点头同意。

见杨厂长同意,李副厂长朝林卫东使了个眼色,显得颇为得意。

林卫东点头回应,毕竟对方是在替他说话。

李副厂长见状,心里更加欢喜。

现在说说机器改造的事。杨厂长继续道,卫东,你把三种方案详细说一下。

林卫东站起身,第一种方案......

说完三种方案后,他坐回座位。

众人陷入思考。

如果全厂机器都改造,三种方案分别需要多久?杨厂长问。

第一种半个月,第二种一个月。第三种涉及外界因素,至少三个月才能完成新机器替换。

十五天……三十天……九十天。杨厂长指尖轻叩桌面,各位有什么想法?

要做就做最顶尖的。李副厂长斩钉截铁。

但新设备若效果不理想呢?原材料消耗巨大,厂里库存除去订单需求已所剩无几。更新设备还可能延误现有订单。另一位干部提出质疑。

原料不足可以采购。若产能真能倍增,原料和订单都不成问题。

与会人员分成了两派激烈讨论。

杨厂长内心更认同前者,毕竟三十天与九十天差异有限。

但他对新设备的可靠性存疑,毕竟尚未亲眼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