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第一缕炊烟从崭新的屋顶上袅袅升起时,“筑巢”行动带来的狂喜与满足感,达到了顶峰。

然而,何维的目光,却早已越过了眼前这片初具规模的聚落。

他在中心广场的演讲台上,召集了所有人。

“现在,我们有了坚固的房子,有了稳定的食物。”他的声音在清晨的空气中显得格外清晰,“但远远不够。下一步我们要像上海港那样制盐、制陶、烧炭!”

何维的第一个目标,是盐。

之前的储备盐已经消耗了近一半,必须尽快建立起可持续的生产线。

他带着陈启,还有经验丰富的老水手,回到了登陆时的海滩。

这里的地形,远比上海港要优越。

一片宽阔而平坦的沙滩背后,是一块地势逐级抬高的、被坚硬的火山岩覆盖的台地。

何维的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他指着那片台地,对陈启说道:“我们不再建上海港那种零散的盐池了。在这里,我们要建一座更高效、更立体的盐场!”

在他的亲自设计和指导下,陈启带领工匠们,在火山岩台地上,开凿出了一片片如同梯田般层层叠叠、相互连通的晒盐池。

他们甚至还在最高处,利用潮汐的规律,修建了一座小型的蓄水闸,可以让含盐量最高的涨潮海水,自动流入盐场。

赤道附近猛烈的阳光,如同天然的烘炉,将海水中的水分迅速蒸发。

仅仅十天后,第一批洁白的、带着海洋气息的盐晶,就在最底层的结晶池里析出,所有参与建设的水手都爆发出了震天的欢呼!

曙光营地的盐,比上海港的雪盐品质更高,产量更大。

解决了盐的问题,接下来就是制陶

陈启的勘探队,在一次沿着溪流向上游寻找石料时,有了一个惊人的发现。

在一处被雨水冲刷过的断崖下,他们发现了一种质地极其细腻、色泽纯白如雪的黏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