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维将船队的大部分补给都留在了这里,只让石猛带领一支小队,返回渔港城,向联盟报告此地的情况,并传达他建立新城的命令。
这个决定,在整个铜都联盟内部,掀起了轩然大波。
远在铜都城的执政官岩和学政阿雅,在接到消息后,虽然震惊,但最终还是选择了无条件地支持。
他们立刻开始调集工匠、物资和人口,准备向这个位于未知南方的“稻谷”,进行一场前所未有的大规模技术移民。
而何维,则已经完全沉浸在了对这个新世界的探索之中。
他脱下了那身象征着统帅权威的劲装,换上了和稻部落族人一样的、简单的亚麻短衣。
他不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征服者,而是一个充满了好奇心的田野学者。
他带着云算和他的学生团队,一头扎进了对这个部落的研究之中。
他们丈量土地,分析土壤,记录气候。
他们与当地的匠人交流,学习他们如何用竹子和藤蔓,搭建那种精巧而又坚固的吊脚楼。
他们也向那些经验丰富的老猎手请教,学习如何辨认丛林里的毒虫和草药。
起初,何维只是单纯地被这个富饶的世外桃源所吸引。
但渐渐地,随着了解的深入,他发现了一些越来越让他感到熟悉,却又无法解释的“既视感”。
第一个让他感到奇怪的,是这里的陶器。
一天,他走进部落里最大的一座陶窑。
那里的陶器,与铜都城追求高温和坚硬的青灰陶截然不同。
“神明,”稻首领恭敬地拿起一个圜底的红色陶釜,向他介绍道,“我们的陶,虽然不结实,但有一个好处,就是直接放在火上烧,不容易裂开。”
何维拿起一片陶器碎片,仔细地观察着。
他发现,那红色的陶胎中,竟然掺杂着大量黑色的、细碎的、如同粉末一般的有机物。
“这是什么?”他问道。
“是‘糠’,”稻首领回答,“就是稻谷外面那层没用的壳。把它碾碎了,和在泥里,烧出来的陶锅,就更耐烧了。”
稻壳……掺在陶土里……圜底釜……
这几个关键词,像三把钥匙,猛地一下,打开了何维脑海深处一扇尘封已久的大门。
他依稀记得,在他那个世界的、遥远的学生时代。
历史课本的某个角落里,曾经提到过一个长江中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那个文化的典型特征,不正是以圜底釜为代表的、掺杂了稻壳的——夹炭红陶吗?
那个文化……叫什么来着?
一种模糊的预感,开始在何维的心中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