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一位大儒也放下手中的毛笔,看了看外面的天色。
“不知道今夜中秋,我大梁年轻一代是否有才子能够作出精绝之诗词,流传与后世!”
这位大儒并没接前者大儒的话茬,而是把话题扯到了今晚中秋诗会上。
看向还在解读陈北三字经苏大儒:“苏老,听闻有人今晚包下揽月楼,请了苏老前往坐镇?”
正在解读三字经的苏老放下三字经文稿。
“是有此事,不过都是一群学子玩闹,我干脆就答应了!”
“近日往来翰林城的大乾游学的学子颇多,今晚恐怕要热闹了!?”另外一位宋姓大儒开口言道。
“大乾学子因镇北公这篇三字经,没少在我大梁学子头上耀武扬威,今晚这群小崽子们怕是要憋足了劲对付大乾学子了。”
别看他们是一群胡子花白的大儒,大儒嘛,肚子里藏着一颗千百个心眼子的心。
陈北他们步入翰林城时,太阳已经下山,他们闻到的是满城桂子香。
看到的是朱楼绣户间皆悬挂彩灯,一派盛世华章。
相较于以武立国的大乾,大梁文风极盛,尤以这翰林城为最,可谓天下学子心中的圣地。
陈北一行人进城,漫步于青石板铺就的街道上。
一群身着学子服的学生迎面走来,就在与他们擦身而过时,那群学子中有一人停了下来,后退回来。
抱拳行礼“几位兄台可是我大乾学子?”
陈北看了看自身行头,似乎从穿着上并不能分辨出自己是大乾人吧!刚刚他们也没说话呀!
陈北还了一礼:“兄台是怎么看出来的?”
他早就知道大乾有很多学子在翰林城求学,所以并不意外会在这里遇到大乾学子。
“你们真的是我大乾人!是刚进城的吗?”那人自来熟有些欢喜。
陈北没有理会看着他 ,他反应过来自己是有些唐突,这才再次抱拳作揖。
“在下刘文清,吾见几位气宇轩昂英武不凡,一直挺胸抬头东张西望,故而判定兄台是我大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