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好的食品加工车间里,弥漫着一股焦糊与发酵过度的酸涩气味。第一批试产的红薯干黑得像炭块,辣白菜软烂如泥,萝卜干则咸得发苦。
大壮捏着鼻子,拎起一片焦黑的红薯干,眉头拧成了疙瘩:“柱子哥,这……这玩意儿喂猪,猪都得绝食吧?”
王亚茹看着报废的原料和浪费的工时,心疼地合上记录本:“铁柱,这样不行。温度、湿度、盐度、发酵时间,差一点都不成。光靠我们摸索,代价太大了。”
李铁柱拿起一块“失败作品”,在手里碾碎,眼神冷峻:“看来,光有设备和热情不够,得请真神。”
“真神?”大壮撇嘴,“县食品厂那几个老师傅,鼻孔朝天!我去请过,连门都没让进!说咱们个体户瞎胡闹,糟蹋东西!”
“请不动?”李铁柱扔掉手中的碎渣,拍了拍手,“那是你请的方法不对。”
他转身对王亚茹说:“备车,带上我们最好的茶叶,还有那份《星辰食品发展规划》。”
半小时后,李铁柱站在了县食品厂退休老师傅刘福贵家的院门外。隔着低矮的院墙,能看到一个精神矍铄的老头正悠闲地侍弄着几盆菊花。
“刘师傅,”李铁柱隔着栅栏门,语气恭敬,“冒昧打扰,我是‘星辰商贸’的李铁柱,想跟您请教点酱菜腌制的手艺。”
刘福贵头也没抬,继续修剪着花枝:“个体户?搞你们的衣服建材去,别来糟蹋老祖宗传下来的吃食。”
大壮在后面气得直瞪眼,李铁柱却面色不变,将带来的茶叶和规划书从门缝下轻轻推了进去:“刘师傅,这是我们的发展规划,您有空看看。我们不是瞎搞,是想把咱们本地的好东西,正经做出名堂来。”
里面再无回应。李铁柱也不纠缠,转身就走。
第二天同一时间,李铁柱又来了。这次,他手里提着两瓶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