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晚晴捕捉到了关键,她敏锐地问:“规则由我们制定?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巨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目前……我们具备吗?如果第三方不愿意接入我们的标准怎么办?如果巨头们联合起来,另起炉灶,抵制我们呢?”
“问得好。”陈序目光投向林晚晴,带着欣赏,“所以我们不能吃独食。这个生态,必须是开放的,共赢的。我们提供核心的技术能力、流量入口和品牌背书,合作伙伴带来他们的硬件、内容或服务。利润,按贡献分享。”他话锋一转,看向沈雨萱,“沈博士,如果我们开放‘灵犀’的AI能力,比如智能情景识别、能耗优化算法,作为基础服务免费提供给接入生态的合作伙伴,你觉得吸引力如何?”
沈雨萱快速思考着:“技术上完全可行!这能极大降低合作伙伴开发智能产品的门槛和成本!相当于我们输出了‘大脑’……但,免费?”她有些迟疑地看向林晚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林晚晴眉头紧锁,财务本能让她立刻反对:“免费?你知道研发和维护这些AI能力成本多高吗?这……”
“免费的,是最贵的。”陈序打断她,语气深沉,“我们免费输出‘大脑’,换回来的是对整个生态数据流的掌控,是对用户体验定义的话语权,是让‘序言标准’成为行业事实标准的可能!到时候,利润点可以来自哪里?”他自问自答,“来自生态内的增值服务!来自数据优化后的精准营销分成!来自高端硬件和独家内容的销售!晚晴,眼光要放长远,算大账,而不是眼前的技术输出成本这笔小账!”
顾明缓缓开口,声音沉稳:“我理解陈总的构想。这确实是一盘大棋。但风险同样巨大。最大的风险在于,我们可能会在生态尚未成熟时,过度消耗自身的资源和现金流,同时成为所有巨头的靶子。周天明那边,绝不会坐视我们建立起这样一个生态。”
“顾总的担心,很现实。”陈序点头,并不回避,“所以,我们分步走。第一阶段,不求大而全。聚焦两个核心场景:智能家居和个人健康。利用我们现有的硬件优势和‘灵犀’的流量,快速推出几款标杆性的联动产品,比如能与‘灵犀’深度联动的智能音箱、健康手环。同时,由沈博士牵头,立刻启动开发者平台和开放API的搭建,先吸引一批有创新能力的初创团队进来,把氛围搞起来。”
他看向赵知远:“老赵,硬件是生态的触角,需要更灵敏,更多样。你的研发部门,要成立专门的生态硬件小组,不仅要性能强,更要强调互联互通的便捷性和稳定性。这对你来说,是个新课题。”
赵知远原本听得有些云里雾里,此刻被点了将,那股不服输的劲头又上来了:“互联互通?不就是定协议搞接口嘛!没问题!只要你别让我这硬件去跑他们那些花里胡哨的App就行!”
陈序笑了:“不会。硬件的本分是稳定可靠地执行指令。灵魂,交给沈博士的‘大脑’。”
他又看向刘伟:“刘总,生态产品的供应链,要更柔性,更能适应小批量、多品种的试产。你的‘堡垒计划’,要能覆盖到这些新兴的生态伙伴,确保他们的核心元件供应,这也是增强我们生态粘性的手段。”
刘伟苦笑一下,但还是重重点头:“我尽力优化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