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裂隙中的微光

赵志强的警告像一层无形的寒冰,覆盖在叶薇的生活表面。她更加小心谨慎,出门注意反跟踪,通讯使用加密软件,调查转入更隐蔽的地下。但压力之下,她的方向却愈发清晰——必须找到能将赵志强与监狱内部直接联系起来的铁证,而关键,很可能就在那个因暴动和后续清算而权力结构重组的监狱内部。

与此同时,高墙之内,张默在教授无形的高压和自身能力诡异进化的双重夹缝中,艰难地维持着平衡。他对“结构阴影”的感知越来越频繁,整个世界在他眼中仿佛变成了由无数濒临崩溃的风险节点构成的、令人窒息的黑白剪影。他必须耗费巨大的心力,才能勉强区分哪些是迫在眉睫的危机,哪些只是背景噪音。

这种状态让他痛苦,却也带来了一丝意想不到的“好处”——他看待人和事的视角,变得更加抽象和……冷酷。他开始忽略个体的情绪和动机,更多地关注其在整体“风险结构”中的位置和作用。这种异化,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自我保护,让他能够暂时从良心的煎熬和情感的波动中抽离出来,专注于生存。

教授似乎很满意他这种状态的变化,布置的“作业”越发触及监狱运行的核心。张默就像一个人形扫描仪,冰冷地反馈着监狱电力负荷的极限值、后勤补给链条的脆弱环节、乃至某些关键岗位狱警的性格缺陷和潜在被利用的可能。他清楚自己正在帮助教授构建一个极其危险的计划,但他无力反抗,只能像上了发条的机器般运转。

转机,来自一次看似偶然的“扫描”。

那天,教授让他评估新调来的、负责部分区域巡逻的狱警队伍的整体可靠性和可控性。当张默能力的“视野”扫过这支队伍时,大部分狱警身上笼罩的都是或浓或淡、代表着服从和系统内风险的阴影。唯有一个年纪稍长、表情总是带着点疲惫和无奈的老狱警,身上的“阴影”与众不同。

那阴影并非指向腐败或暴力倾向,而是一种……【挣扎】与【良知】的灰色地带。张默模糊地“看”到,这名老狱警似乎长期被家庭经济压力所困(妻子重病?孩子上学?),对监狱内部的某些黑暗面感到无奈和厌恶,但又缺乏反抗的勇气和途径。他是一个被生活磨平了棱角,却并未完全熄灭内心微弱火苗的人。

一个极其冒险的念头,如同黑暗中划过的火星,在张默冰冷的心湖中闪现了一下。

这个人,或许可以成为一道裂隙?一道连接内外、传递信息的微小缝隙?

这个念头如此大胆,以至于让张默自己都感到战栗。一旦失败,后果不堪设想。但如果不试一试,他可能永远没有机会摆脱教授的控制,最终要么能力彻底失控崩溃,要么在教授那个未知的巨大计划中粉身碎骨。

他开始利用一切机会,暗中观察这名老狱警——他叫周国忠,大家都叫他老周。张默记录下他的巡逻路线、作息规律、甚至是他偶尔流露出的对某个贪腐上司的不满和对某些犯人不公待遇的无声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