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无声的传递与老陈的“礼物”

大搜查的余威如同持续的低气压,笼罩在监区上空。狱警的呵斥声更加频繁,眼神也更加锐利,任何一点小小的违规都可能招来严厉的惩罚。犯人们像被过度压缩的弹簧,沉默下面压抑着越来越多的焦躁和暴力因子。

张默彻底进入了“蛰伏”状态。他完美地扮演着一个重病未愈、虚弱不堪的“病人”,劳动时动作迟缓,沉默寡言,大部分时间都低垂着眼睑,避免与任何人发生眼神接触。他将所有多余的精力都用于内省,疯狂锤炼着老陈传授的“静心”法门,试图在那愈发狂暴的能力和现实压力之间,筑起一道更坚固的防线。

能力的成长几乎停滞,甚至时有倒退,但他对自身情绪和身体状态的控制,却在痛苦打磨中变得越发精细。他现在能更清晰地“内视”到饥饿对判断力的影响,能察觉到恐惧何时会引发能力的失控,甚至能勉强在头痛袭来前,通过调整呼吸进行微弱的缓解。

这种控制带来的唯一好处是,那种被整个环境负面情绪“淹没”的可怕体验再也没有出现。他像给自己穿上了一件无形的隔离服,虽然依旧能感受到外界的冰冷和恶意,却不至于再被轻易同化或击垮。

第175天,放风时,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却带来了意想不到的转机。

张默照例靠在最偏僻的墙角,尽量减少存在感。一个平时几乎没有任何交集、总是独来独往的老犯人,磨蹭着经过他身边时,脚下似乎被什么绊了一下,身体一个趔趄。

张默下意识地伸手扶了一把。

那老犯人站稳后,浑浊的眼睛看了张默一眼,没有任何表示,很快低着头走开了。

仿佛只是一个无心的插曲。

然而,当张默收回手时,却感觉到掌心多了一个极小、极硬的、用油纸包裹的东西。

他的心脏猛地一跳!表面却不动声色,五指合拢,将那样东西牢牢握在手心,继续保持着麻木呆滞的表情。

直到放风结束回到监舍,躲在最隐蔽的角落,他才摊开手掌。

油纸包里,是两片白色的、没有任何标识的药片。

以及,一张卷得极细的、几乎看不清字迹的小纸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