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黎明,紫禁城,翊坤宫外。
汉白玉台阶在晨曦微露中泛着冷硬的光泽。崇祯皇帝朱由检,在王承恩的搀扶下,身体微微晃动地站了起来。他已在冰冷的台阶上坐了近两个时辰,双腿早已麻木不堪,如同两根失去知觉的木桩。
老太监王承恩用尽全身力气,瘦弱的身躯几乎承载了皇帝大半的重量,小心翼翼地支撑着,生怕有一丝闪失。
崇祯抬起头,浑浊而布满血丝的双眸,望向东方。
那里的天空,已不再是深沉的黑夜,而是被一种不祥的、如同浸透了干涸血液般的暗红色朝霞大片渲染。
光线逐渐驱散黑暗,却未能带来丝毫暖意,反而将紫禁城层层叠叠的琉璃瓦和朱红宫墙映照得如同巨大的、即将凝固的血块。
天,到底还是亮了。
“天……亮了……”崇祯喃喃自语,声音沙哑得如同破旧的风箱,空洞得没有一丝生气。这宣告白昼来临的时刻,于他而言,却像是丧钟的鸣响。
“是啊,皇爷,”王承恩仰头看着皇帝憔悴的侧脸,老泪纵横,声音哽咽得几乎不成调,“新的一天……开始了。”
这句话充满了无尽的酸楚,新的一天,对他们而言,意味着国破家亡的最终审判。
崇祯试图凭借自己的力量站稳,迈出一步,但麻木的双腿根本不听使唤,身体一个趔趄,险些栽倒。
王承恩吓得魂飞魄散,赶紧用干瘦的双臂死死抱住皇帝的胳膊,几乎是用背脊顶住了他下坠的趋势:“皇爷!小心!让老奴扶着您!扶着您!”
崇祯没有再坚持,他像一具失去灵魂的躯壳,任由王承恩搀扶着,慢慢地、极其缓慢地活动着僵硬如铁的四肢关节,发出细微的“咯吱”声。
然后,他伸出颤抖的手,开始一下一下,极其认真甚至可以说是执拗地,拍打龙袍上沾染的尘土和夜露。动作缓慢而专注,仿佛这不是在整理仪容,而是在进行一场与这个世间告别的、最后的仪式,试图拂去这十七年来所有的疲惫、屈辱与不甘。
拍打完前襟、袖口和下摆的尘土,他又抬起双手,仔细地将被王承恩拿在手中的那顶象征皇权的翼善冠拿过来,然后庄正地戴在头上,扶正。尽管金冠已然黯淡,丝绦也有些凌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