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科技伦理的深渊(3)数据的反击

梅家三朵花 曹海金 1959 字 2天前

与此同时,小梅负责的舆论反击战线也取得了突破。

她没有选择在国内社交媒体上与对方进行无休止的、容易被淹没的口水战,而是将精心准备的证据和分析报告,直接带到了在新加坡举办的一个亚洲数字权利与伦理高峰论坛上。

在论坛上,她身着得体的职业装,以流利的英语,冷静而清晰地阐述了梅家遭遇的数据窃取和舆论构陷事件。

她没有过多情绪化的控诉,而是将焦点放在了“数据主权”、“技术伦理”和“跨国资本对本土中小企业的技术掠夺”这些更具全球关注度的议题上。

她展示了“腾云科技”在背后搜集县域经济数据的可疑行为模式,以及其与那家煽动性媒体之间若隐若现的资金关联。

“……他们试图用数据和算法,为我们这样的企业戴上枷锁,为我们工人辛勤劳动创造的成果贴上价格标签。”小梅的声音通过同声传译,回荡在汇聚了各国学者、议员、 NGO 代表的会场,“但这不仅仅是商业竞争,这是对数字经济时代公平正义的发问!我们选择用分布式技术来扞卫我们的数字领土,用员工数据主权来回应所谓的‘数据剥削’。我们相信,技术的未来,不应由少数巨头的贪婪所定义,而应由无数普通劳动者和创新者共同书写!”

小主,

她的发言,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坚实的案例支撑,引起了巨大反响。

特别是几位来自欧洲的议员,他们对美国科技巨头的数据垄断本就心存警惕,小梅的演讲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观察中国本土企业抗争的鲜活样本,尽管动机复杂,但客观上为梅家赢得了重要的国际声援和舆论关注度。

相关报道开始出现在一些国际财经和科技媒体上,虽然篇幅不大,但足以对“腾云科技”的国际形象造成一定的压力。

也正是在这种内外压力交织、梅家展现出惊人韧性的时刻,阿鹏决定不再等待。

他根据技术追踪到的模糊线索和小艳提供的地址信息,只身前往邻市,在一家嘈杂的网吧里,找到了胡子拉碴、眼窝深陷、正对着屏幕疯狂调试代码的张伟。

网吧污浊的空气和嘈杂的游戏音效仿佛是两个世界。

阿鹏走到张伟身后,静静地看着他。

张伟似乎察觉到了什么,猛地回头,看到阿鹏的瞬间,脸色唰一下变得惨白,手指僵在键盘上。

没有预想中的激烈争吵或扭打。

两个曾经并肩作战的技术伙伴,在弥漫着泡面味和烟味的狭窄空间里,陷入了令人窒息的沉默。

“为什么?”阿鹏最终先开了口,声音干涩,带着深深的失望和痛苦。

张伟嘴唇哆嗦着,想说什么,却又低下头,双手插进油腻的头发里。

“是为了钱给阿姨治病,对吗?”阿鹏逼近一步,压低声音,“厂里已经知道了。工会和合作社已经派人联系了医院,正在评估救助方案!你为什么不相信厂里?为什么不相信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