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音乐课的启示(2)听诊器与钢琴 下

梅家三朵花 曹海金 2060 字 12天前

午休时间,庞大的车间空无一人,只有一排排冰冷的、沉默的纺织机器如同钢铁丛林般矗立着,空气中弥漫着机油和棉絮的味道。巨大的玻璃窗透进西斜的阳光,在水泥地上投下长长的、斑驳的影子,更添几分空旷寂寥。

小艳急促的呼吸在寂静的车间里显得格外清晰。她锐利如鹰隼的目光,像探照灯一样扫过那些她无比熟悉的设备、零件、堆积如山的废弃物料。

她的脑子在飞速运转,寻找着一切可以利用的东西——能发声的、便于加工的、能带走的东西!

突然,她的目光如同被磁石吸住,牢牢锁定了墙角一堆报废的纺织机零件。

在那里,她看到了成捆的、细长笔直、硬度极高的报废合金梭芯!它们曾经在织机里高速穿梭,如今却成了废铁。旁边,还有几块被切割下来、边缘锋利、厚度适中的废钢板!

一个大胆到近乎荒谬、却又清晰无比的构想在她脑海里迅速勾勒成型。没有风琴?没有钢琴?没关系!她要自己造一个能发出声音的东西!一个张胖子无法定义、无法没收的“乐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行动!刻不容缓!

小艳立刻动手,像一个最专注、最虔诚的工匠,全身心投入这场无声的抗争。她找来工具箱,戴上粗布手套。

先用砂轮,小心翼翼地、一遍又一遍地将那些坚硬的报废梭芯两端仔细打磨光滑,去除所有可能伤人的毛刺和棱角。冰冷的金属碎屑在砂轮刺耳的尖啸中飞溅开来,闪烁着细碎的光芒。

接着,她量好尺寸,用沉重的钢锯,开始切割那块废钢板。这是最耗费体力的活儿。锯齿与坚硬钢板的每一次摩擦都发出令人牙酸的“嘎吱”声,手臂很快酸痛发麻,汗水如同小溪般顺着她的额角、鬓角流淌下来,浸湿了衣领,甚至有几滴滚落到灼热的钢板上,“嗤”地腾起一缕白烟。钢花如同金色的萤火虫,在她专注的脸庞前飞舞跳跃。

钢片切割好后,她拿起锉刀,如同雕刻一件艺术品般,耐心地将每一块钢片边缘锋利的部分一点点锉掉、磨圆,直到摸上去光滑顺手。

最后,再用不同粗细的砂纸,一遍遍打磨钢片表面,直到它们光洁如镜,在斜阳下反射出冷冽的金属光泽。

然后,就是最核心、最困难、也最需要耐心和灵性的步骤——调音。

她没有任何专业的音叉、调音器,甚至连一把像样的音准参照乐器都没有。

她所拥有的,只有一双长期在嘈杂车间工作、被机油浸润、却对细微震动异常敏感的耳朵,以及一颗被希望和愤怒同时点燃、无比执着的心!

她拿起一块切割打磨好的钢片,用一个小巧但结实的铁榔头,在不同的位置轻轻敲击。“叮……”清脆却单调的金属撞击声在空旷的车间里响起。

高了?她用锉刀小心地、极其轻微地磨去钢片尾端一点点金属,仿佛在削去多余的声音。再敲。“叮……”声音似乎低了一点点?

她又试着用钳子,凭借着手感和经验,极其谨慎地、一点点弯折钢片的中间部分,改变其内在的张力和弧度,从而调整它的固有频率……反反复复,不厌其烦。

她时而侧耳倾听,时而闭目凝神,捕捉着每一次敲击后那转瞬即逝的余音和音高变化,额头紧蹙,汗水不断滴落,砸在冰冷的水泥地上。整个世界仿佛只剩下她、钢片、榔头,以及那一声声单调却又充满希望的“叮……叮……”

时间在专注中飞速流逝。当夕阳的余晖变得无比浓烈,如同熔化的金液,透过车间高墙上巨大的气窗倾泻而下,在空旷的水泥地板上投下长长的、温暖的橘红色光影时,小艳终于缓缓地、长长地吁出一口气,直起了已经酸痛僵硬到几乎麻木的腰背。

在她面前,一个简陋得近乎原始、却又凝聚着她全部心血和智慧的“钢片琴”,静静地诞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