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南行列车与初现獠牙

清晨,薄雾笼罩着城市。火车站台上,人流熙攘。我们一行五人,混在旅客中,看起来像是一支普通的学术考察队。秦墨作为领队教授,气质沉稳;陈骏(恢复了大半,已能正常行走)是顾问,戴着眼镜,颇有学者风范;小雅是助理,干练少言;我和苏婉清则是研究生,背着行囊,带着对未知田野的期待与一丝紧张——至少表面如此。

苏婉清穿着合身的户外装束,脸色还有些苍白,但眼神坚定。她脖子上挂着一枚特制的、用“净琉璃液”残料混合特殊金属打造的菱形吊坠,能微弱屏蔽能量波动并在遭遇危险时发出警报。她的手偶尔会无意识地触碰吊坠,暴露着内心的不平静。我走在她身边,能感觉到她身上那缕青鸾灵韵比平时活跃一些,仿佛对即将前往的方向有着本能的感应。

我们乘坐的是前往黔东南方向的普通快车,需要辗转多次交通工具才能接近隐雾山外围。这是秦墨的计划,尽可能低调,避免引起不必要的注意。止水斋的玉牌贴身藏在我内衣口袋,传来温润的触感,像一只沉默的眼睛,指引着方向。

列车缓缓启动,城市的高楼逐渐被抛在身后,窗外的景色换成了连绵的丘陵和田野。车厢内,我们分散坐在硬卧车厢的不同铺位,看似随意,实则形成了互相策应的阵型。秦墨和陈骏在下铺低声研究着地图和资料;小雅在中铺假寐,耳朵却时刻捕捉着周围的动静;我和苏婉清在上铺,靠着车窗。

“有点……不真实。”苏婉清看着窗外飞逝的风景,轻声说,“几天前,我还在为论文发愁,现在却要去……那么远的地方,面对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害怕吗?”我低声问。

她沉默了一下,点点头,又摇摇头:“怕。但更多的是……一种很奇怪的感觉,好像有什么东西在那边呼唤我。”她摸了摸胸口,那里是吊坠,也是印记所在。“梦里那种迷雾和鸟鸣的感觉,越来越清晰了。”

我心中一动。青鸾印记果然与目的地产生了共鸣。这既是好事,意味着方向正确;也是隐患,可能让我们更容易被敌对势力感知。

旅途漫长。大部分时间风平浪静。我们像普通旅客一样吃饭、休息、偶尔交谈。秦墨和陈骏会借着讨论学术问题的机会,低声交换着对地形和可能遭遇的分析。小雅则像隐形人一样,时刻保持警戒。

夜幕降临时,列车穿行在群山隧道之间,窗外一片漆黑,只有车厢内昏暗的灯光。大部分旅客已经睡下,鼾声四起。我盘膝坐在铺位上,看似闭目养神,实则运转辨气术,感知着车厢内外的能量流动。转经筒在怀中散发温热的波动,铜镜在背包里保持沉寂。

突然,就在列车驶出一个特长隧道,进入一段相对开阔的河谷地带时,我胸前的转经筒猛地传来一阵极其细微但清晰的悸动!几乎同时,背包里的铜镜也传来一丝冰凉的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