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清明一

早上7.20,传呼机设置的闹铃叫声,让杨志才瞬间没有了睡意。

洗漱完毕,背起昨晚收好的单肩包。

到北门外吃了碗鸡蛋面,花了270买了4条红塔山香烟,装在包里。

这才打了一个出租车,直奔汽车站。

一样的配方,4.5元的车票,搭上了直通永塔镇的第一班车,经过2个多小时的颠簸,顺利到了永塔。

这次为了赶时间,杨志才花5块钱,找了个“摩的”,穿小路直接回百泉村。

节约了不少时间,不到11.30分就回到了村里。

还没到家,就看到四处忙碌的身影。

大家正在平整一块,快长成的小麦地。

见到隔壁堂叔家老大杨志福,杨志才叫了声,

“志福哥,这怎么把麦田给平了?”

一看是杨志才,杨志福回答道,

“大叔公和幺叔(杨志才爸)他们通知要清明祭祖,各地的族人报名积极,听说都有700多人了,明天还不知道来多少呢?”

“这不,先平整一块地方出来,不然各家院子不够,也分散,不好弄。”

“六叔家的地正合适,把这一亩多青苗割掉,位置刚好。”

杨志才说,“这么多人啊!六叔家这麦子没收不是很可惜?”

“六叔高兴着呢,他说快50年了,没办过清明会”

“能用上他家的地方是他的光荣,大叔公说给他家赔产量,他坚决不同意的!”

杨志才说了声知道了,就往家里走。

沿路打着招呼,进了自家龙门,里面的情形吓了他一跳。

院子里摆放了6张8仙桌和凳子,屋檐下则是堆放着各种蔬菜。

看样子有到集镇买的,还有村里族人送过来的。

大叔公以及“为”字辈的多位叔公,还有“励”字辈的叔伯 ,有20多人,正在大声讨论事情。

杨志才恭敬地,给各位叔公和叔伯打了招呼。

有几位杨志才不认识,他父亲杨励广带着他,一一介绍。

虽然叫了名字,但一时半会儿,他也没对上号。

旁边坐了会儿,才知道大家,正在安排明天接待的事。

叔公叔伯,哪位分别接待,不同村子和迁出到隔壁镇的族人。

哪几个负责记账和收礼,定的是每人10元,多交多收。

期间族中8叔杨励松提出,有些困难的族人,可能连10块钱也交不了怎么办?

大家一阵沉默。是的,现在农村的生活还是清苦的,打工潮还没出现,家庭困难户不在少数。

看到这个情况,杨志才从单肩包里先把4条香烟拿出来,交给他父亲。

说是明天族人来了,做接待用。

大叔公说“志才你有心了。”

接着杨志才又分别 ,数了1000和5000块出来。

说这1千给宗亲会,明天确有困难的族人,就由宗亲会代为垫付。

50年了,不要寒了族人的心!

5千是以父亲杨励广的名义 ,捐给宗亲会用来重修族谱的,不够他家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