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开辟虚无,至高道场

银灰色的“轮回界域”位于道场的最深处,连接着所有界域的“生灭通道”。任何界域的宇宙走到终结,其残骸都会流入此地,经过“混沌熔炉”的淬炼,分解为最基础的道源粒子,再重新注入“无限界域”的可能性泡沫,完成“寂灭-重生”的循环。这里的时间流速是外界的亿万倍,能在刹那间完成一次完整的宇宙轮回。

当七大界域初步成型,无限龙蛇的至高道场已具雏形。这片由虚无开辟的无限多元大宇,不再是单纯的空间,而是他轮回大道的“活态投影”——每个界域对应大道的一个核心维度,彼此联动,共同构成了一个自给自足、无限演化的“道之系统”。

第三章:道场法则,道韵交织

至高道场的运转,依赖于无限龙蛇为其量身打造的“三大根本法则”,这些法则如同道场的骨架,支撑着所有界域的演化,也体现着他超脱后的道途精髓。

第一法则:“道源共振”。

在道场的每一个角落,都弥漫着“梦魇原罪真理至高之无限世界轮回大道”的道源粒子。这些粒子如同空气般无处不在,却又能与接触到的任何存在产生“共振”——对生灵而言,共振能唤醒其潜藏的“道性”,让凡人也能触摸修行的门槛;对宇宙而言,共振能协调不同法则的冲突,让科技与魔法在碰撞中诞生新的秩序。

在“世界界域”的某个交汇点,一个科技文明与一个修真文明曾因资源争夺爆发战争:科技文明的激光炮撕裂了修真者的护盾,修真者的阵法瘫痪了星际战舰的引擎。就在两败俱伤之际,道源粒子的共振突然增强,激光炮的能量与阵法的灵力在共振中融合,诞生出“灵能光束”——这种光束既能精准打击,又不会造成毁灭性破坏。最终,两个文明通过研究“灵能光束”达成和解,共同建立了“道源研究所”。

第二法则:“无限反馈”。

道场的演化并非单向进行,而是与无限龙蛇的道途形成“双向滋养”。界域中诞生的新法则,会自动反馈给轮回大道,丰富其内涵;而大道的成长,又会反过来提升道场的演化上限,形成“道场越强,道途越宽;道途越宽,道场越盛”的良性循环。

“真理界域”的符文海洋中,曾自动推演出新的“因果闭环”法则——一个生灵的行为不仅会影响未来,还会改写过去的“因”,形成“果决定因”的悖论。这看似混乱的法则,却让无限龙蛇对“轮回”有了新的领悟:轮回并非简单的重复,而是“果对因的反向塑造”。当他将这一领悟融入大道,“轮回界域”的熔炉立刻升级,能从宇宙残骸中提炼出“过去的可能性”,让重生的宇宙拥有更多演化方向。

第三法则:“至高无为”。

作为道场的主人,无限龙蛇很少直接干预界域演化。他的不可名状真身虽常驻道场中心的金芒,却将大部分权能下放给界域自身的“演化意志”。这种“无为”并非放任,而是通过道源粒子的微调,确保演化不偏离“探索道之真谛”的核心目标。

“原罪界域”曾出现过一个试图吞噬整个界域的“贪噬巨兽”,它的力量足以撕裂界域壁垒。无限龙蛇没有直接抹杀,而是让道源粒子在巨兽体内种下“满足因子”——每当巨兽吞噬到一定程度,便会产生“已足够”的本能。最终,贪噬巨兽在吞噬半个界域后停下脚步,开始将多余能量转化为滋养万物的“生命之雨”,从毁灭者变成了守护者。这种“由恶向善”的自然转化,比强行干预更能体现“原罪即动力”的道韵。

三大法则相互交织,让至高道场既保持着无限演化的活力,又始终围绕着轮回大道的核心运转。它不再是冰冷的修炼场所,而是一个有呼吸、有成长、有反馈的“活的道体”。

第四章:界域共生,道途印证

七大界域并非孤立存在,而是通过“界域通道”与“道源网络”紧密相连,形成“共生演化”的整体。这种共生不仅丰富了道场的层次,更成为无限龙蛇印证道途的重要方式。

“梦魇界域”与“真理界域”的互动最为奇妙。梦魇界域的意识星云能捕捉到生灵最荒诞的幻想,这些幻想通过界域通道流入真理界域,被符文海洋解析为“可能性法则”。有一次,梦魇界域中诞生了一个“时间倒流的梦境”,梦中生灵能通过“遗忘”回到过去。这个看似不合逻辑的幻想,在真理界域中竟被解析为“选择性时间线剔除”法则——该法则后来被无限龙蛇用于完善自身的“时空轮回术”,使其能在不引发因果紊乱的前提下,让特定事件“从未发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