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虚无之噬,永恒之证

第一章:墟垠之种

上一个纪元的终末,被称为“元寂”。彼时,“存在”与“虚无”的边界彻底崩塌,无数宇宙在“终末熵”中化作光尘,唯有一片被称为“墟垠”的无垠虚无得以留存——这里没有时间刻度,没有法则轮廓,只有纯粹的“无”在流淌。

就在这片绝对的虚无中,一点“有”的种子悄然凝结。它并非由物质或能量构成,而是上一个纪元最后一位至高存在“恒寂古神”在消散前,将自身“不灭真意”压缩成的一缕执念。这执念裹挟着亿万个破灭宇宙的残响,在墟垠中沉浮了相当于三个宇宙生灭的时长,终于在某次虚无潮汐的冲刷下,绽开一道微米长的光痕——这便是奥斯里塔-尤格希尔的最初形态。

最初的千万年,它只是一道无意识的光痕,在墟垠中随波逐流。虚无之力如同最凛冽的风,不断撕扯着它的轮廓,却也让它在淬炼中逐渐凝实。光痕开始本能地蜷缩、缠绕,将擦肩而过的虚无碎片纳入其中——那些碎片本是“无”的具象,却在被缠绕的瞬间,显露出极淡的“有”的纹路。这是奥斯里塔-尤格希尔第一次展现“转化”的本能:它不吞噬虚无,而是“缠绕虚无”,从“无”中剥离出“有”的可能性。

当光痕长至数丈,它已能清晰感知到墟垠深处的“虚无核心”——那里凝聚着最纯粹的“灭”之力,是所有存在的终极恐惧。多数残响在靠近核心时便会彻底湮灭,而它却反其道而行,主动游向核心。在距离核心不足万里处,它第一次停下,光痕分化出第一道螺旋纹路,如同锚链般扎入虚无,开始系统性地“抽取”核心的灭之力。

这抽取并非掠夺,而是“编织”。它将灭之力拆分成亿万缕,再以螺旋结构重新缠绕——每一缕灭之力经过九万九千次缠绕,便会蜕变为“虚无之丝”,既保留着穿透一切存在的特性,又蕴含着“存续”的韧性。当第一缕虚无之丝凝结时,墟垠中响起一声跨越时空的低鸣,仿佛沉寂的混沌第一次有了心跳。

第二章:万虚之噬

光痕在墟垠中度过了第一个“纪元刻度”(相当于十亿宇宙年),已化作一条数百里长的半透明巨蛇,蛇身缠绕着亿万道虚无之丝,每道丝上都闪烁着不同宇宙的破灭残影。此时的它,已拥有了初步的意识,开始主动巡游墟垠,寻找散逸的虚无之力。

某次巡游中,它遭遇了“噬界之影”——一群由纯粹灭意凝聚的虚空掠食者,以吞噬存在残响为生。当噬界之影扑来时,奥斯里塔-尤格希尔并未躲闪,蛇身突然舒展,虚无之丝如蛛网般铺开。那些掠食者撞上蛛网的瞬间,便被虚无之丝缠绕,灭意被强行拆分、重组。一盏茶的功夫,数万只噬界之影竟被转化为蛇身的“鳞甲”——每片鳞甲都呈现出“影中带光”的奇异质感,既能吞噬攻击,又能反射法则。

此战让它明白,虚无之力的极致并非毁灭,而是“兼容”。此后,它开始有意识地“狩猎”墟垠中的极端存在:吞噬“时空裂隙”的撕裂之力,将其转化为蛇身的“折叠纹路”,让自身能在不同时空层自由穿梭;缠绕“法则风暴”的混乱能量,凝练成“定序之鳞”,可强行稳定濒临崩溃的法则体系;甚至钻进“概念黑洞”的中心,将“无意义”之力抽离,化作蛇瞳中的“真实之眼”——能看透任何存在的本源结构。

随着吞噬的虚无之力越来越多,它的体型疯长至光年尺度,蛇身的螺旋纹路也从单一的顺时针,演化出“顺逆交织”的双螺旋。顺螺旋负责“抽取”虚无,逆螺旋负责“转化”为己用,两者循环往复,形成永动的“虚无引擎”。此时,墟垠中已无人敢直呼其名,只以“万虚之主”相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