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可以把纸张制作和书籍印刷的工艺无偿献给陛下,他们自然不傻,刚开始的时候他们自然不会同意,而且肯定会从中作梗,但臣要说的是,他们没法拦,也拦不住。”
“为何?”
“朝廷关心百姓,重视读书人,以朝廷的名义推出廉价纸张和书籍,他们虽然不乐意,但是百姓和读书人乐意,入朝堂做官,是全天下所有百姓和读书人唯一出人头地的机会,陛下什么都不用做,派人盯着那些世家就行了,让他们去拦,把他们做的都记下来。
然后把他们从中作梗的所作所为昭告天下,陛下觉得天下的百姓和读书人会怎么办?他们会让那些世家好过吗?断人财路无异于杀人父母,而世家要灭掉他们唯一出人头地的希望,他们自然会为陛下出头,陛下到时候负责收尾也就行了。
而且陛下的声望在这件事以后,会在民间达到一个很高的地步,到了那个时候,陛下不管有什么动作,大义都会站在陛下这边。”
此刻乾皇的心中更多的则是震撼,初次听闻李成安在蜀州的所作所为的时候,应该还是六七年前,那个时候的李成安差不多才十岁,在十岁的年纪就盯上了世家,还有这般心机和手段,着实让人很诧异,哪怕他是极境的弟子,这也太过天纵奇才了一些。
而反观自己那几个不成器的东西,被世家当猴耍还甘之若饴,成天盯着那个太子的位置,是时候要敲打敲打那几个混账东西了。
这件事,也坚定了他绝不可放此子回蜀州的决心,什么君无戏言,什么驷马难追,那简直就是在放屁,朕从来没听说过此话。若是真让这小子回去了,自己才是真对不起大乾,没想到为了留住二哥的一步闲棋,却让自己捡到了一个大宝贝。
这小子心机之深沉,手段之老辣,比朝堂那些狐狸心思还要周密不少,这件事无论如何皇权都不会吃亏。
“你小子想用天下大势去逼迫世家,让他们不得不默认此事,时间一长,他们便会彻底失去朝堂的把控。”乾皇看了看李成安,“不过,你小子还有后手,这话你只说了一半,若是世家再用影响市场那一套,那时候该怎么办?”
李成安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狡黠:"陛下圣明。臣确实还留了一手。按照他们的惯例,无非就是想用自己的资源,操控市场,影响粮价这些手段。
但大乾已经十多年没有经历过大的战事了,朝廷的粮食储备,几个月想必是扛得住的吧?哪里缺粮就给,朝廷就去平价,他们要用那些乱七八糟的手段,就让他们用,陛下只需把他们做的事情,公之于众,那个时候,就要看谁先沉不住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