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宋纪三】

五月壬辰日(初一),发生日食。

王敬弘坚决推辞尚书令一职,上奏表请求返回东方故里。癸巳日,朝廷改任王敬弘为侍中、特进、左光禄大夫,允许他返回东方。

丁未日,北魏主抵达漠南,留下粮草物资,率领轻骑兵、每人配备两匹马(轮换骑行)突袭柔然,抵达栗水。柔然纥升盖可汗(大檀)事先没有防备,百姓和牲畜遍布原野,听到消息后惊慌逃散,无法收拢。纥升盖可汗烧毁帐篷,向西逃走,没人知道他去了哪里。他的弟弟匹黎先负责统领东部部众,听说北魏军来犯,率领部众想投奔兄长,途中遇到长孙翰的军队,长孙翰截击他们,大败匹黎先,杀死柔然贵族几百人。

夏国主(赫连定)想重新夺取统万城,率军东进至侯尼城,因畏惧北魏军,没敢继续前进,又撤了回去。

河西王(北凉)沮渠蒙逊讨伐西秦,西秦王乞伏暮末留下相国元基镇守枹罕,自己迁都到定连。

西秦南安太守翟承伯等人占据罕幵谷响应河西军,乞伏暮末击败他们,进军到治城。

西秦西安太守莫者幼眷占据汧川反叛,乞伏暮末讨伐他,被莫者幼眷打败,返回定连。

沮渠蒙逊抵达枹罕,派世子沮渠兴国进攻定连。六月,乞伏暮末在治城迎击沮渠兴国,将他擒获,又追击沮渠蒙逊到谭郊。

吐谷浑王慕容慕璝派弟弟慕容没利延率领五千骑兵,会同沮渠蒙逊讨伐西秦,乞伏暮末派辅国大将军段晖等人截击,大败吐谷浑和河西的联军。

柔然纥升盖可汗逃走后,部落四散,逃到山谷中躲藏,各种牲畜散布原野,没人看管。北魏主沿着栗水向西行进,抵达菟园水,分兵搜索讨伐,范围东西五千里、南北三千里,俘获和斩杀了大量柔然人。高车各部落趁北魏军的威势,劫掠柔然。柔然部落先后有三十多万户投降北魏,北魏缴获一百多万匹战马,牲畜、车辆、帐篷遍布山野沼泽,数量大概有几百万。

北魏主沿着弱水向西行进,抵达涿邪山,将领们担心深入敌后有埋伏,劝北魏主停止前进,寇谦之把崔浩的话告诉北魏主,北魏主没有听从。秋季,七月,北魏主率军东返;抵达黑山时,把缴获的物资按等级赏赐给将士。不久,北魏主从投降的柔然人口中得知:“可汗之前就有病,听说北魏军来了,不知所措,于是烧毁帐篷,用车载着自己,率领几百人进入南山。百姓和牲畜聚集在一起,方圆六十里却没人统领,当时距离北魏追兵只有一百八十里,追兵没追来,他们才慢慢向西逃走,只有这部分人得以幸免。” 后来又从凉州经商的胡人那里听说:“如果当时再前进两天,就能把柔然全部消灭了。” 北魏主对此深感后悔。纥升盖可汗因愤懑抑郁去世,儿子吴提即位,号称敕连可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武都孝昭王杨玄病重,想把国家传给弟弟杨难当。杨难当坚决推辞,请求立杨玄的儿子杨保宗,自己辅佐他;杨玄答应了。杨玄去世后,杨保宗即位。杨难当的妻子姚氏劝杨难当自立为王,杨难当于是废黜杨保宗,自称都督雍、凉、秦三州诸军事、征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秦州刺史、武都王。

河西王沮渠蒙逊派使者送三十万斛粮食到西秦,赎回世子沮渠兴国,西秦王乞伏暮末不同意。沮渠蒙逊于是立兴国的同母弟弟沮渠菩提为世子。乞伏暮末任命沮渠兴国为散骑常侍,把自己的妹妹平昌公主嫁给了他。

八月,北魏主抵达漠南,听说高车东部部落驻扎在巳尼陂,人口和牲畜很多,距离北魏军一千多里,派左仆射安原等人率领一万骑兵进攻。高车各部落有几十万户前来投降,北魏缴获一百多万头马牛羊。

冬季,十月,北魏主返回平城。把投降归附的柔然、高车百姓迁到漠南,东到濡源,西到五原阴山,在这三千里的区域内,让他们耕种放牧,向他们征收赋税;命令长孙翰、刘絜、安原和侍中代人古弼共同镇守安抚他们。从此,北魏民间的马牛羊和毛毡、皮革价格大幅下降。

北魏主加授崔浩为侍中、特进、抚军大将军,奖赏他谋划伐柔然的功劳。崔浩擅长观测天文,常把铜条放在醋里(利用铜的特性辅助观测),夜里观测到异常天象,就用铜条在纸上写字记录。北魏主经常去崔浩家,询问天象灾异,有时来得仓促,崔浩来不及系好腰带;崔浩献上简单的饭菜,来不及做得精美,北魏主也一定会拿起筷子吃,有时甚至站着尝一口就回去。北魏主曾带崔浩出入自己的卧室,从容地对他说:“你才智渊博,侍奉过我的祖父和父亲,三代都尽忠,所以我才让你留在身边。你要尽力忠言劝谏,不要隐瞒。我虽然有时会发怒,不听你的话,但最终都会认真思考你的意见。” 北魏主曾指着崔浩,对刚投降的高车部落首领说:“你们看这个人,身材瘦弱、看起来懦弱,连弓矛都握不住,但他胸中的谋略,却比兵器还厉害。我虽然有征伐的志向,却不能自己决断,前后取得的功劳,都是这个人教导的结果。” 又对尚书省下令:“凡是军政大事,你们不能决断的,都要咨询崔浩,然后再执行。”

西秦王乞伏暮末的弟弟乞伏轲殊罗和文昭王(乞伏炽磐)的左夫人秃发氏私通,乞伏暮末知道后禁止他们。轲殊罗恐惧,和叔父乞伏什寅谋划杀死乞伏暮末,拥戴沮渠兴国逃奔河西。他们让秃发氏偷取城门钥匙,结果拿错了钥匙,守门人把这事报告了乞伏暮末。乞伏暮末逮捕了他们的同党,全部处死,赦免了轲殊罗。又抓住乞伏什寅,用鞭子抽打他,乞伏什寅说:“我欠你的是一条命,不欠你的鞭子!” 乞伏暮末大怒,剖开他的肚子,把尸体扔进河里。

夏国主(赫连定)年少时凶暴无赖,不被世祖(赫连勃勃)看重。这个月,他在阴盘打猎,登上苛蓝山,眺望统万城哭泣说:“先帝如果让我继承大业,怎么会有今天的局面!”

十一月己丑日(初一),发生日食,太阳没有完全被遮住,像钩子一样,星星在白天出现,直到傍晚才消失,黄河以北地区天色昏暗。

北魏主向西巡视,抵达柞山。

十二月,河西王沮渠蒙逊、吐谷浑王慕容慕璝都派遣使者到宋朝进贡。

这一年,北魏内都大官中山文懿公李先、青冀二州刺史安同都去世了。李先享年九十五岁。

西秦发生地震,野草都根部朝上翻倒。

宋太祖文皇帝(刘义隆)上册中元嘉七年(庚午年,公元 430 年)

春季,正月癸巳日,宋文帝任命吐谷浑王慕容慕璝为征西将军、沙州刺史、陇西公。

庚子日,北魏主返回平城皇宫。壬寅日,宣布大赦天下。癸卯日,北魏主又前往广宁,观赏温泉。

二月辛酉日,北魏平阳威王长孙翰去世。

戊辰日,北魏主返回平城皇宫。

宋文帝自从即位以来,就有收复黄河以南失地的志向。三月戊子日,文帝下诏挑选五万精锐士兵,交给右将军到彦之,让他统领安北将军王仲德、兖州刺史竺灵秀的水军进入黄河;又派骁骑将军段宏率领八千精锐骑兵直扑虎牢,豫州刺史刘德武率领一万士兵随后进军,后将军长沙王刘义欣率领三万士兵,负责监督各路讨伐军队。刘义欣是刘道怜的儿子。

文帝先派殿中将军田奇出使北魏,告诉北魏主:“黄河以南原本是宋国的土地,中途被你们侵占,现在我们要恢复旧有疆域,和黄河以北无关。” 北魏主大怒说:“我头发还没干,就听说黄河以南是我国的土地。这怎么能还给你们!你们要是真敢进军,我暂且收兵避让,等冬天天冷、土地干燥、黄河结冰坚固,我再亲自去夺取。”

甲午日,文帝任命前南广平太守尹冲为司州刺史。长沙王刘义欣出兵镇守彭城,为各路军队声援。又派游击将军胡籓驻守广陵,代理州府事务。

小主,

壬寅日,北魏封赫连昌为秦王。

北魏有一千多户刚迁徙来的敕勒人,苦于当地将领官吏的掠夺欺压,发出怨言,约定等草木生长、牛马肥壮时,逃回漠北。尚书令刘絜、左仆射安原上奏请求,趁黄河结冰还没融化,把他们迁到黄河以西。等到春天冰化,让他们无法北逃。北魏主说:“这些人习惯了自由散漫,长期不受约束,就像圈里的鹿,逼得急了就会冲撞逃跑,放缓态度自然会安定。我自有安排,不用麻烦迁徙。” 刘絜等人坚持请求,北魏主才同意把三万多户敕勒人迁到黄河以西,西到白盐池。敕勒人都很惊慌,说:“把我们圈在黄河以西,是想杀我们啊!” 谋划向西逃奔凉州。刘絜驻守在五原黄河以北,安原驻守在悦拔城,防备他们逃跑。癸卯日,几千名敕勒骑兵反叛,向北逃走,刘絜率军追击;逃走的敕勒人没有粮食,互相叠压着死去。

北魏南部边境的将领上奏说:“宋国人戒备森严,将要入侵我国。请派三万兵力,在他们出兵前先发制人,截击他们,足以挫败他们的锐气,让他们不敢深入。” 还请求把留在边境的黄河以南流民全部杀死,断绝宋军的向导。北魏主让大臣们商议,大臣们都认为应该这样做。崔浩说:“不行。南方地势低洼潮湿,进入夏季后,雨水增多,草木茂密,气候闷热,容易滋生瘟疫,不能出兵。而且他们已经做好防备,城池防守一定坚固;我们留下军队长期攻城,粮草运输会跟不上;分兵四处劫掠,兵力又会单薄,无法应对敌人。现在进攻他们,看不到好处。如果他们真敢北来,应该等他们劳累疲惫,到了秋凉马肥的时候,利用敌人的粮草,慢慢进军攻击,这才是万全之计。朝廷大臣和西北边境的将领,跟随陛下征伐,向西平定赫连,向北打败柔然,缴获了很多美女、珍宝,牛马成群。南部边境的将领听说后很羡慕,也想南下劫掠获取财物,他们都是为了自己的私利,给国家惹事,不能听从他们的建议。” 北魏主于是停止了行动。

将领们又上奏:“宋寇已经来了,我们管辖的兵力太少,请挑选幽州以南的精锐兵力,帮助我们防守,同时在漳水造船,严密防备宋军。” 大臣们都认为应该同意他们的请求,还建议任命司马楚之、鲁轨、延之等人为将帅,让他们招诱南方人。崔浩说:“这不是长久之计。司马楚之等人都是宋国人畏惧的人,现在他们听说我国出动幽州以南的全部精锐,大规模造船,还派轻骑兵配合,会认为我国想扶持司马氏复位,消灭刘氏,一定会举国震惊,害怕灭亡,就会出动全部精锐,齐心协力拼死抵抗,这样我们南部边境的将领就无法抵御了。现在大臣们想用武力吓退敌人,反而会加速他们的进攻。虚张声势却招来实际的灾祸,说的就是这种情况。所以司马楚之这类人,我们任用他们,宋军就会来;我们不用他们,宋军就会停止,形势就是这样。而且司马楚之等人都是追求小利的平庸之辈,只能招集一些轻薄无赖之徒,不能成就大功,只会让国家陷入连年战乱罢了。过去鲁轨劝说姚兴夺取荆州,结果一去就战败溃散,鲁轨被蛮人掳走卖掉当奴隶,最终还连累姚泓灭亡,这是已经发生过的例子。” 北魏主不认为崔浩说得对。崔浩又陈述天象,认为南方出兵一定不利,说:“今年有害的气运在扬州(宋的核心地区),这是第一点;庚午年属于‘自刑’(地支相克),先出兵的人会受伤害,这是第二点;日食时白天昏暗,星宿正处在斗宿、牛宿(对应南方),这是第三点;火星潜伏在翼宿、轸宿(对应荆州、扬州),预示着动乱和丧事,这是第四点;太白星(金星)还没出现,出兵的人会失败,这是第五点。振兴国家的君主,先治理好人事,再利用地利,最后观察天时,所以每次行动都能成功。现在刘义隆的国家刚建立不久,人事还没协调;灾异屡次出现,天时不配合;船只航行却遇到水浅,地利没有充分利用。这三点没有一点符合,刘义隆却要出兵,必定失败无疑。” 北魏主无法违背大臣们的意见,于是下诏让冀州、定州、相州建造三千艘船,挑选幽州以南的守军集结在黄河边防备宋军。

西秦乞伏什寅同母弟弟、前将军乞伏白养和镇卫将军乞伏去列,因乞伏什寅的死心怀怨恨,口出怨言,西秦王乞伏暮末把他们都杀了。

夏季,四月甲子日

北魏主(拓跋焘)前往云中。敕勒族一万多户再次反叛逃走,北魏主派尚书封铁追击讨伐,消灭了这部分敕勒人。

六月己卯日

宋文帝任命氐王杨难当为冠军将军、秦州刺史、武都王。

北魏主派平南大将军、丹阳王拓跋大毘驻守黄河岸边,任命司马楚之为安南大将军、荆州刺史,封琅邪王,驻守颍川,防备宋国进攻。

吐谷浑王慕容慕璝率领一万八千部众袭击西秦的定连城,西秦辅国大将军段晖等人击退了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到彦之率领宋军从淮河进入泗水,因水位过低,每天仅能前进十里,从四月到秋季七月,才抵达须昌。随后率军逆流黄河向西进军。

北魏主因黄河以南四个重镇(碻磝、滑台、洛阳、虎牢)兵力薄弱,命令各军全部收拢部众北渡黄河。

戊子日,北魏碻磝的守军弃城撤离。

戊戌日,滑台的守军也撤离。

庚子日,北魏主任命大鸿胪、阳平公杜超为都督冀、定、相三州诸军事、太宰,晋升爵位为阳平王,镇守邺城,担任各路军队的总指挥。杜超是北魏密太后的兄长。

庚戌日,北魏洛阳、虎牢的守军也全部弃城撤离。

到彦之留下朱修之防守滑台,尹冲防守虎牢,建武将军杜骥防守金墉城。杜骥是杜预的玄孙。宋军各部进军驻守灵昌津,沿黄河南岸列阵防守,西至潼关。此时司州、兖州已收复,宋军将领都很高兴,唯独王仲德面带忧虑,说:“各位将领不了解北方的虚实,一定会中北魏的计策。胡虏虽然不讲仁义,却足够凶狠狡诈,现在他们收兵北撤,必然会集中兵力休整。等黄河结冰后,他们一定会再次南下,怎能不担心呢!”

七月至八月

甲寅日,林邑王范阳迈派遣使者到宋朝进贡,自我陈述与交州关系不和,请求宽恕。

八月,北魏主派遣冠军将军安颉统领各路军队,进攻到彦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