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汉纪五十二】

冬天,十月: 荆州刺史刘表派使者进贡。朝廷任命刘表为镇南将军、荆州牧,封成武侯。

十二月: 太尉皇甫嵩免职,任命光禄大夫周忠为太尉,参与主管尚书事务(参录尚书事)。

曹操收编青州黄巾: 曹操追击黄巾军到济北,黄巾军全部投降,收得士兵三十余万,男女百余万口。曹操挑选精锐,号称“青州兵”。

毛玠献“奉天子”策:

曹操征召陈留人毛玠为治中从事。毛玠对曹操说:“如今天下分崩,皇帝流离,民生凋敝,饥荒流亡,官府没有一年的储备,百姓没有安定的心思,难以持久。用兵以正义者胜,保有地位靠财力。应尊奉天子以号令不臣,兴修农业以积蓄军资,如此,霸王之业可成。”曹操采纳,派使者去见河内太守张杨,想借道西去长安。张杨不答应。

定陶人董昭劝张杨:“袁绍、曹操虽暂时结盟,但势必不能长久。曹操现在虽弱,实为天下英雄,应结交他。何况现在有机会,应帮他向朝廷通报情况,并上表推荐他。若事成,将是长久的交情。”张杨于是让曹操的使者通过,并上表推荐曹操。

董昭替曹操写信给李傕、郭汜等人,依关系深浅表达敬意。李傕、郭汜接见曹操使者,认为关东想另立天子,现在曹操虽有使者,未必诚心,商议扣留使者。黄门侍郎钟繇劝李傕、郭汜:“当今英雄并起,各假借朝廷名义专权,唯独曹兖州(曹操)心向王室,若拒绝他的忠诚,岂是应对外界期望的做法?”李傕、郭汜于是厚待使者并回礼。钟繇是钟皓的曾孙。

朱俊拒绝推举: 徐州刺史陶谦与各郡国守相联名上书,推举朱俊为太师,并传檄文给各州牧,想联合讨伐李傕等,迎奉天子。适逢李傕采用太尉周忠、尚书贾诩的计策,征召朱俊入朝,朱俊于是辞谢陶谦的建议,应召入朝,再次担任太仆。

公孙瓒再败: 公孙瓒再次派兵攻击袁绍,至龙凑,被袁绍击败。公孙瓒于是退回幽州,不敢再出战。

扬州之争: 扬州刺史、汝南人陈温去世,袁绍派袁遗兼任扬州刺史;袁术击败袁遗。袁遗逃至沛县,被乱兵所杀。袁术任命下邳人陈瑀为扬州刺史。

汉献帝初平四年(癸酉年,公元193年)

春天,正月,甲寅日(初一): 发生日食。

丁卯日: 大赦天下。

曹操破袁术: 曹操驻军鄄城。袁术被刘表逼迫,率军屯驻封丘县。黑山军别部及匈奴於扶罗都依附他。曹操击败袁术军,包围封丘。袁术逃往襄邑,又逃往宁陵。曹操追击,连续击败袁术。袁术逃往九江,扬州刺史陈瑀拒绝接纳。袁术退守阴陵,在淮北集结兵力,又进逼寿春。陈瑀恐惧,逃归下邳,袁术于是占据扬州,并自称徐州伯(徐州牧)。李傕想结好袁术为外援,任命袁术为左将军,封阳翟侯,假节。

袁绍、公孙瓒议和: 袁绍与公孙瓒任命的青州刺史田楷连续交战两年,士兵疲惫,粮草耗尽,互相抢掠百姓,田野荒芜。袁绍任命儿子袁谭为青州刺史,田楷与之交战,不胜。适逢朝廷使者赵岐来关东调解,公孙瓒便与袁绍和解结亲,各自撤兵。

三月: 袁绍在薄落津。魏郡士兵反叛,与黑山贼于毒等数万人联合攻陷邺城,杀死太守。袁绍回军驻扎斥丘县。

夏天: 曹操回军定陶县。

陶谦遣使朝贡:

小主,

徐州治中、东海人王朗和别驾、琅邪人赵昱劝刺史陶谦说:“求得诸侯尊重不如勤王,如今天子远在西京(长安),应遣使进贡。”陶谦于是派赵昱奉奏章到长安。

朝廷下诏任命陶谦为徐州牧,加授安东将军,封溧阳侯。任命赵昱为广陵太守,王朗为会稽太守。

当时徐州地区百姓富庶,粮食丰足,流民多来归附。但陶谦信任谗佞小人,疏远忠直之士,刑律政事混乱(刑政不治),徐州因此逐渐混乱。

许劭避乱到广陵,陶谦对他礼遇甚厚。许劭告诉门徒:“陶恭祖(陶谦字)外表仰慕声名,内心并非真诚。待我虽厚,将来必定转薄。”于是离开。后来陶谦果然逮捕寄居的士人,人们才佩服许劭的先见之明。

六月: 扶风郡下大冰雹。

华山发生山崩。

太尉周忠免职; 任命太仆朱俊为太尉,主管尚书事务(录尚书事)。

下邳人阙宣聚众数千人,自称天子; 被陶谦击杀。

大雨昼夜不停二十多天,淹没民居。

袁绍剿灭黑山诸部: 袁绍率军进入朝歌鹿肠山,讨伐于毒,围攻五日,攻破敌军,斩杀于毒及其部众一万余人。袁绍于是沿山北进,攻击左髭丈八等贼,全部斩杀。又攻击刘石、青牛角、黄龙左校、郭大贤、李大目、於氐根等,再斩首数万级,摧毁其所有营寨堡垒。随后在常山与黑山军首领张燕及四营屠各胡、雁门乌桓交战。张燕有精兵数万,骑兵数千。袁绍与吕布联合攻击张燕,连战十余日,张燕兵死伤虽多,袁军也疲惫不堪,于是双方各自退兵。

吕布再离袁绍: 吕布部下多暴虐横行,袁绍忧虑。吕布便请求返回洛阳。袁绍代表皇帝(承制)任命吕布兼任司隶校尉,派壮士护送吕布,暗中图谋除掉他。吕布让人在帐中弹筝,自己悄悄逃走。护送士兵夜间动手,砍坏的只是吕布的寝帐和被子。第二天,袁绍听说吕布还在,大惊,闭城自守。吕布率军又回到河内张杨处。

曹操为父报仇攻徐州:

前太尉曹嵩(曹操父)在琅邪避难,其子曹操命泰山太守应劭迎接。曹嵩有辎重车百余辆,陶谦的别将驻守阴平,其士卒贪图曹嵩财物,在华县与费县之间袭击曹嵩,杀死曹嵩及其小儿子曹德。

秋天: 曹操率兵攻击陶谦,攻占十余城,进至彭城,大战。陶谦兵败,退守郯县。

当初,洛阳、长安遭董卓之乱,百姓向东流亡,多依附徐州。曹操大军到来,在泗水坑杀男女数十万口,河水为之不流。

曹操攻打郯县不能克,便撤离,攻取应县、睢陵、夏丘,所过之处皆屠城,鸡犬不留,城邑废墟中再无行人。

冬天,十月,辛丑日: 京城发生地震。

彗星出现在天市垣。

司空杨彪免职。丙午日: 任命太常赵温为司空,主管尚书事务(录尚书事)。

刘虞讨伐公孙瓒兵败被杀:

刘虞与公孙瓒长期不和(积不相能),公孙瓒多次攻打袁绍,刘虞禁止无效,便逐渐减少对公孙瓒的粮饷供应。公孙瓒大怒,屡次违抗节度,又侵犯百姓。刘虞无力控制,便派驿使奉奏章陈述公孙瓒暴掠百姓的罪行,公孙瓒也上奏刘虞克扣军粮。双方奏章交驰,互相诋毁,朝廷只能模棱两可(依违)。

公孙瓒在蓟城东南另筑小城居住。刘虞多次邀请会面,公孙瓒都称病不去。刘虞担心他终将叛乱,于是率所部兵马合十万人讨伐公孙瓒。

当时公孙瓒的部队分散在外,仓促间挖掘东城准备逃走。刘虞军队缺乏组织,不习战阵,又爱惜百姓房屋,下令不准焚烧,告诫士兵:“不要伤害其他人,只杀公孙瓒(字伯珪)一人。”围攻未能攻下。

公孙瓒挑选数百精锐士兵,乘风纵火,直冲刘虞军。刘虞军大溃。刘虞与下属向北逃奔居庸关。公孙瓒追击围攻,三天后城破,擒获刘虞及其妻儿返回蓟城,仍让刘虞处理州府文书。

适逢朝廷派使者段训来增加刘虞封邑,督管六州事务;任命公孙瓒为前将军,封易侯。公孙瓒便诬陷刘虞先前与袁绍等谋图称帝,胁迫段训在蓟城市集斩杀了刘虞及其妻儿。

原常山国相孙瑾、掾吏张逸、张瓒等一同来到刘虞身边,痛骂公孙瓒,然后一同赴死。公孙瓒将刘虞首级送往长安,刘虞故吏尾敦在路上劫下首级,归葬家乡。

刘虞因仁厚深得民心,北方百姓及流亡旧部无不痛惜。

田畴义祭刘虞:

当初,刘虞想派使者送奏章到长安,苦无合适人选,众人说:“右北平田畴,年二十二,虽年轻,但有奇才。”刘虞于是备礼聘请他为属官(掾)。车马备好将要出发,田畴说:“如今道路阻绝,寇盗横行,打着官使旗号,易成众矢之的。我愿以私人身份出行,希望能到达。”刘虞同意。

田畴于是自选家客二十骑,一同出西关(居庸关?),进入塞外,沿北山,直趋朔方郡,再循小路到达长安呈上奏章。献帝下诏任命田畴为骑都尉。田畴认为天子正蒙难流离,不应承受荣宠,坚决推辞不受。得到朝廷回复后,驰马返回。等他赶到,刘虞已死。田畴到刘虞墓前祭拜,宣读朝廷诏书,哭泣而去。

公孙瓒大怒,悬赏捉到田畴,问:“你不把朝廷回复送给我,为什么?”田畴答:“汉室衰颓,人怀异心,唯有刘公不失忠节。奏章所言,对将军不利,恐非您乐闻,所以未呈送。况且将军既已杀害无罪之君(指刘虞),又仇视守义之臣,我恐怕燕赵之士都将投东海而死,无人愿跟随将军了。”公孙瓒于是释放了他。

田畴北归无终县,率领宗族及其他追随者数百人,扫地设坛盟誓:“君仇(指刘虞之仇)不报,我无颜立于世间!”于是进入徐无山中,选择深险平坦之地居住,亲自耕种奉养父母,百姓纷纷归附,数年间达到五千余户。

田畴对父老说:“如今聚成城邑,却无统一管理,又无法制治理,恐非久安之道。我有条建议,愿与诸位共同施行,可否?”众人皆答:“可!”田畴于是制定法令:杀伤人、犯盗窃、起争执诉讼者,按情节轻重治罪,重者可至死刑,共十余条。又制定婚姻嫁娶的礼仪,兴办学校讲授学业,颁布施行,众人都感到便利,达到路不拾遗的境界。北方边地都敬畏信服他的威信,乌桓、鲜卑各派使者送来礼物,田畴都安抚收纳,让他们不再侵扰。

十二月,辛丑日: 发生地震。

司空赵温免职。乙巳日: 任命卫尉张喜为司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