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主,
匈奴搜谐单于准备入朝觐见;还未进入边塞,就病死了。他的弟弟且莫车继位,为车牙若鞮单于;任命囊知牙斯为左贤王。
北地都尉张放到任才几个月,又被征召回京任侍中。太后(王政君)写信给成帝说:“前次所说(指劝诫成帝勿亲近张放)尚未见效,富平侯(张放)又反复回来了,我能沉默吗?”成帝回信谢罪说:“请允许我立即奉行您的诏命!”于是成帝调张放出任天水属国都尉。成帝任命少府许商、光禄勋师丹为光禄大夫,班伯为水衡都尉,都加侍中衔,俸禄都是中二千石,每次朝见太后(东宫),他们都随从;遇到国家大事,都派他们向公卿传达旨意。成帝也逐渐厌倦了游乐宴饮,重新学习经书;太后非常高兴。
这一年,左将军辛庆忌去世。辛庆忌是国家的勇武之臣,适逢和平年代,匈奴、西域都亲附汉朝,敬畏他的威望和信誉。
汉成帝元延二年(庚戌,公元前11年)
春季,正月:成帝巡幸甘泉宫,在泰畤祭天。
三月:巡幸河东郡,祭祀后土神。祭祀完毕,游览龙门,登上历观山,攀登西岳华山后返回。
夏季,四月:封广陵孝王(刘胥)的儿子刘守为广陵王。
当初,乌孙小昆弥安日被投降的部众杀害,各翎侯(贵族)大乱。朝廷下诏征召原金城太守段会宗为左曹、中郎将、光禄大夫,派他前往安抚乌孙;立安日的弟弟末振将为小昆弥,安定乌孙国后返回。当时大昆弥雌栗靡勇猛强健,末振将害怕被他吞并,派贵人乌日领假装投降,刺杀了雌栗靡。汉朝想发兵讨伐末振将却未能成功,便派中郎将段会宗前去立汉公主的孙子伊秩靡为大昆弥。过了很久,大昆弥属下的翕侯(贵族)难栖杀死了末振将,安日的儿子安犁靡被立为小昆弥。汉朝遗憾没能自己亲手诛杀末振将,再次派段会宗调发戊己校尉统领的西域诸国军队,前往乌孙就地诛杀末振将的太子番丘。段会宗担心大军进入乌孙会惊走番丘,让他逃跑抓不到,就留下所调发的军队驻扎在垫娄地,挑选精干的持弩士兵三十人,径直来到昆弥的驻地,召见番丘,斥责他父亲末振将的罪行,随即亲手用剑刺杀了番丘。番丘的官属惊恐万分,骑马逃回。小昆弥安犁靡率领数千骑兵包围了段会宗。段会宗对他说明前来诛杀番丘的缘由,并警告道:“今天你们包围杀死我,如同拔取汉牛身上一根毛罢了。大宛王、郅支单于的头颅悬挂在长安槀街示众的事,你们乌孙是知道的。”安犁靡以下的官员都服气了,说:“末振将辜负了汉朝,杀他儿子是应该的,但为何不事先通知我们,好让我们给他饯行呢?”段会宗说:“如果预先通知昆弥,番丘得到消息就会逃跑躲藏,那将犯下大罪。如果你们给他饯行后再交给我,又会伤害你们骨肉之情。所以没有事先通知。”安犁靡及其部众号啕痛哭,撤兵而去。段会宗回朝奏报,成帝赐段会宗关内侯爵位和黄金一百斤。段会宗认为难栖杀末振将有功,上奏任命他为坚守都尉(乌孙官职)。成帝责备大禄(乌孙高官)、大监(乌孙高官)未能保护雌栗靡免于被杀,收回了他们佩戴的金印、紫绶,改授铜印、墨绶(象征降职)。末振将的弟弟卑爰疐(di)本是共谋杀大昆弥的同谋,此时率领部众八万余人向北投靠康居国,企图借康居兵兼并大小两昆弥。汉朝再次派遣段会宗与西域都护孙建合力防备。
自从乌孙分为大小两昆弥,汉朝忧虑操劳,几乎没有安宁的年份。这时康居国又派王子到长安入侍(做人质),并进贡财物。西域都护郭舜上奏说:“从前匈奴强盛时,并非因为它兼并了乌孙、康居;后来它向汉称臣,也不是因为失去了这两个国家。汉朝虽然接受了他们的质子,但康居、匈奴、乌孙三国之间仍互相派遣使节,往来如常;也互相窥探,一有机会就行动。联合时不能真诚相待,分裂时也不能互相臣服。以目前情况看,汉朝与乌孙结亲,终究未获实利,反而为中国惹来事端。然而既然与乌孙结亲在前,现在它和匈奴都称臣,于道义上不可拒绝。而康居国傲慢狡黠,至今不肯拜见汉朝使者;都护府的官员到康居,竟被安排在乌孙使者的下位,国王及显贵先吃喝完毕,才让都护府官员用餐,他们故意以此轻视汉使,向旁国夸耀。由此推测,他们为什么派王子入侍?不过是做买卖和用好话行骗罢了。匈奴是百蛮中的大国,如今侍奉汉朝非常周到;听说康居不拜汉使,会使单于后悔自己过于谦卑。应该遣返康居侍子,断绝关系不再往来,以表明汉朝不与无礼之国交往!”但汉朝因为刚与康居交往,重视招徕远人,最终还是采取笼络政策,没有断绝关系。
汉成帝元延三年(辛亥,公元前10年)
春季,正月丙寅日(初十):蜀郡岷山发生山崩,堵塞长江达三日之久,江水枯竭。刘向对此非常厌恶,说:“从前周朝岐山崩塌,泾、渭、洛三川枯竭,结果周幽王灭亡。岐山是周朝发祥之地。汉朝兴起于蜀郡、汉中,如今发祥之地山崩川竭,彗星又长及摄提、大角(星名),从参宿一直扫到辰宿(东方苍龙七宿),恐怕国家必定要灭亡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二月丙午日(二十日):封淳于长为定陵侯。
三月:成帝巡幸雍城,祭祀五帝。
成帝准备向胡人夸耀汉朝禽兽众多。秋季,命令右扶风地区征发百姓进入终南山(南山),西自褒斜谷,东至弘农郡,南至汉中郡,张设罗网,捕捉熊罴等野兽,用槛车装载,运到长杨宫中的射熊馆。用网围成大型猎场(周阹),把野兽纵放其中,命胡人徒手与野兽搏斗,自己获取猎物,成帝亲临观看。
汉成帝元延四年(壬子,公元前9年)
春季,正月:成帝巡幸甘泉宫,在泰畤祭天。
中山王刘兴(成帝弟)、定陶王刘欣(成帝弟之子)都来朝见。中山王只带了他的师傅(傅)一人;定陶王则把傅、相(行政长官)、中尉(武官)都带来了。成帝感到奇怪,询问定陶王。刘欣回答说:“朝廷规定:诸侯王入朝,可以带封国俸禄二千石的官员随从。傅、相、中尉都是封国二千石官员,所以我都带来了。”成帝命他背诵《诗经》,他不仅熟练背诵,还能讲解其义。另一天,成帝问中山王刘兴:“你只带师傅一人,依据什么法令?”刘兴回答不上来;命他背诵《尚书》,也背不出;等到赐宴时,成帝已用完餐,他还在吃;起身下殿时,袜带松开了。成帝因此认为刘兴无能,而认为定陶王贤能,多次称赞他的才能。当时在世的诸侯王中,只有中山王和定陶王与成帝血缘最亲。定陶王的祖母傅太后随王来朝,私下用财货贿赂皇后赵飞燕、昭仪赵合德姐妹以及骠骑将军王根。皇后、昭仪、王根见成帝无子,也想预先结好,为自己长久打算,就都争着称赞定陶王,劝成帝立他为继承人。成帝自己也欣赏他的才能,亲自为他主持加冠礼(元服礼)后送他回国,当时刘欣十七岁。
三月:成帝巡幸河东郡,祭祀后土神。
关东地区落下两颗陨石。
王根推荐谷永,谷永被征召入京,任命为大司农(掌管财政)。谷永前后上书四十余次,内容大体互相重复,专门抨击成帝本人与后宫之事而已。他依附王氏集团,成帝也知道这一点,因此不太亲近信任他。谷永任大司农一年多,患病;按例病满三月应当免职,成帝未批准他续假(赐告),即时免去他的官职。几个月后,谷永去世。
汉成帝绥和元年(癸丑,公元前8年)
春季,正月:大赦天下。
成帝召丞相翟方进、御史大夫孔光、右将军廉褒、后将军朱博到宫中,商议“中山王刘兴、定陶王刘欣谁更适合继承皇位”。翟方进、王根、廉褒、朱博都认为:“定陶王是皇上弟弟(定陶恭王刘康)的儿子,《礼记》说:‘兄弟的儿子,如同自己的儿子。过继为后嗣,就是儿子。’定陶王应立为嗣子。”唯独孔光认为:“按礼法,立继承人应立至亲。依据《尚书·盘庚》所载,殷商传位是兄终弟及。中山王是先帝(元帝)的儿子,皇上的亲弟弟,应立为嗣子。”成帝认为“中山王没有才干;再则按礼制,兄弟的牌位不能一同进入宗庙”,不采纳孔光的意见。
二月癸丑日(初九):成帝下诏立定陶王刘欣为皇太子。封中山王的舅父、谏大夫冯参为宜乡侯,增加中山国封户三万户,以示抚慰。派执金吾任宏代理大鸿胪职务,持节征召定陶王入京。定陶王(刘欣)上书辞谢说:“臣的资质才能不足以充任太子之位。臣愿暂留定陶国在京的官邸,早晚侍奉皇上起居,待陛下有了圣嗣,就回国守卫藩国。”奏章呈上,成帝批复“知道了”(报闻)。
戊午日(十四日):孔光因所议不合圣意,被贬为廷尉;任命何武为御史大夫。
当初,成帝下诏访求殷商的后裔,发现已分散为十余姓,无法推求出嫡系子孙。匡衡、梅福都认为应封孔子的后代为商汤的继承者。成帝采纳了他们的建议,封孔吉(孔子十四世孙)为殷绍嘉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