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学堂与沙盘

渗透分队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悄无声息地消失在北方的崇山峻岭之中,反馈需要时间。凌岳按捺住心中的焦急,将注意力转回内部建设。人才危机如同跗骨之蛆,必须尽快解决。

在冉琎和苏婉清的高效运作下,凌岳提出的“非常之法”以惊人的速度落地。

总镇府旁一处被抄没的原赵汝暨党羽的大宅被紧急改建,挂上了“夔州政务速成学堂”的简陋牌匾。第一期招募告示贴出,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招募对象主要面向两部分:一是军中识字、表现优异的士卒和低级军官;二是城内乃至周边地区略有学识、精通算数或有一技之长的平民。告示明确表示,不限出身,只考能力,一旦录取,不仅管吃管住,还有津贴,结业后直接授予吏员职位!

这在门第观念依然深重的南宋末年,堪称石破天惊。一时间,报名处人头攒动,有跃跃欲试的年轻军士,有怀才不遇的落魄书生,有精于账目的商铺伙计,甚至还有几个胆大的工匠前来询问。

考核由冉琎主持,苏婉清协助,凌三负责最终审核。考题极为务实:识字量、基础算学、律法常识、情境处理(例如如何应对村民纠纷、如何催缴税粮而不激起民变等)。凌岳甚至亲自出了一道题:“若你负责一段城墙防务,蒙军来攻,箭如雨下,有民夫惊恐逃散,你当如何?”

他要的不是死读书的酸儒,而是能做事、有担当、有基本逻辑和道德底线的人。

经过严格筛选,第一期终于录取了五十人。年龄从十八到三十五岁不等,背景各异,但眼中大多闪烁着渴望改变命运的光芒。

开学第一课,凌岳亲自到场。他没有讲什么大道理,只是指着窗外正在加固的城墙和远处苍茫的群山,沉声说道:“蒙古铁骑就在山的那一边,随时可能踏破我们的家园,屠戮我们的亲人。我们在这里,不是为了升官发财,是为了活下去,让我们的父母妻儿,让这片土地上的父老乡亲,能活下去,而且能活得更好!”

“你们来到这里,不是来学做官的,是来学做事的!学怎么让百姓有饭吃,有衣穿,有冤能申,学怎么守住我们的家园!这里教的,不是四书五经,是能救命的实在本事!你们学成之后,将是重建秩序、守护乡土的中坚。我希望你们记住,你们手中的一点点权力,来自百姓的托付,最终也要用于护卫百姓!贪墨渎职、欺压良善者,我军法绝不姑息!勤勉任事、忠心为公者,我凌岳也绝不亏待!”

话语朴实,却带着千钧之力,敲打在每一个学员的心上。接下来的日子,课程排得极满。识字课由凌三负责,教材是重新编写的《千字文》和《实用公文格式》,剔除了空洞的伦理说教,增加了大量地名、官职称谓、军械物资名称。算学由苏婉清亲自教授,从九九乘法表到简易复式记账法,务必要求熟练运用。律法常识和吏员实务则由冉琎和一些经过甄别的原府衙老吏(戴罪立功)讲解,重点是《宋刑统》中与民生相关的条款以及处理日常事务的流程、技巧。甚至还有简单的军事常识和防疫知识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