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古道寻踪与能量危机

凌二和凌八如同两道幽灵,无声无息地没入两侧的密林。凌一则留在凌岳身边,操作着平板,试图通过地形分析推测这条古道可能通往的方向。

等待的时间格外漫长,只有风吹过树梢的沙沙声和偶尔响起的鸟鸣。凌岳靠在一棵树后,再次尝试感应脑海中的“山海界枢”,那97.4%的稳定性数值像一根刺,让他隐隐不安。

约莫半小时后,凌八率先返回。

“主人,西北方向一百五十米处,发现异常。”凌八的语气依旧平稳,但用词引起了凌岳的注意,“一处小型岩壁下,有非自然堆积物。怀疑是……人工开凿的浅洞,内部有腐朽木质结构和少量……人类骸骨。”

人类骸骨?

凌岳精神一振,立刻道:“带路!保持警惕!”

在凌八的引导下,他们很快来到了那处地点。那是在一片陡峭岩壁的下方,被几块崩塌的巨石半掩着,形成了一个约一人高的凹陷。若不仔细看,很容易忽略。

拨开洞口的藤蔓,一股陈腐的气息扑面而来。洞内很浅,大约只有四五平米,地上散落着一些完全朽烂的木头,像是简陋的家具残骸。而在角落,赫然蜷缩着几具灰白色的骸骨,身上的衣物早已风化殆尽,只剩下些许碎片。

凌二正在洞内小心地检查,他戴着战术手套,避免直接接触。

“共三具骸骨。初步判断为两具成年男性,一具青少年或女性。”凌二汇报着,用匕首轻轻拨开骸骨旁的浮土,“无明显武器伴随。发现少量陶瓷碎片,质地粗糙。骸骨姿态显示非战斗死亡,更像是……饥饿或疾病。”

小主,

凌岳的心沉了下去。这是一处绝望的避难所,或许是某个时代的逃难者,最终无声无息地死在了这里。

“能判断年代吗?”凌岳问。

凌二拿起一块较大的陶瓷碎片,仔细观察其质地、颜色和残留的纹路,又对比了一下骸骨的风化程度:“陶瓷工艺具有宋代特征,但属于民间粗糙制品。骸骨风化程度……结合此地气候环境,估计至少五十年以上,甚至更久。无法精确断代。”

至少是五十年前……甚至可能是北宋末年或者南宋初年的逃难者。凌岳叹了口气,乱世之中,这样的悲剧无处不在。

“仔细搜查,看有没有能证明具体年代或者他们身份的东西。”凌岳下令。即便年代久远,任何一点信息都可能拼凑出这个时代的碎片。

凌一和凌八加入搜索,他们像扫描仪一样仔细检查着洞穴的每一寸土地。很快,凌八在另一具骸骨下方的泥土里,挖出了一个锈蚀得几乎烂透的小铁盒。

小心地打开铁盒,里面是一团黑乎乎的东西,一碰就碎,似乎是一些腐烂的有机物,可能是纸张或布料。此外,还有一枚小小的、布满铜绿的铜钱。

凌八用匕首尖小心翼翼地将铜钱挑出来,轻轻刮去表面的绿锈。

钱文慢慢显露出来—— “淳佑元宝”。